[实用新型]一种毫米波磁控管灯丝引线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1818.5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2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健;马志成;赵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虹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23/14 | 分类号: | H01J23/1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孙惠娜 |
地址: | 744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结构 实心体 引线柱 毫米波磁控管 灯丝引线柱 连接机构 接线夹 开缝 本实用新型 灯丝引线 阴极引线 薄壁 插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毫米波磁控管灯丝引线柱,包括引线柱本体,所述引线柱本体一端为管状结构,所述引线柱本体另一端为实心体,所述实心体上设置接线夹连接机构,所述管状结构与阴极引线凹槽内的灯丝引线相互插接,所述管状结构的两侧薄壁上分别设置第一开缝槽和第二开缝槽,所述接线夹连接机构为设置于实心体上的卡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引线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毫米波磁控管灯丝引线柱。
背景技术
毫米波磁控管具有频率高、波长短、体积小、重量轻、频带宽、精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机载雷达及末制导雷达,在保障国防安全上具有重要作用,而毫米波磁控管的装配测试非常复杂,由于其零部件非常细小,装配过程困难,装配测试过程中都需要借助模具进行定位,确保尺寸及工作可靠性。在最初的毫米波磁控管测试中,由于其结构特点,在正常工作时阴阳极间需加上千伏高压,而其体积又小,灯丝引线6与阴极引线5间间距小,容易出现打火、短路等放电现象,并且由于其灯丝引线6短小光滑,接线易脱落,给磁控管的测试带来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毫米波磁控管灯丝引线柱,能够有效、方便、快捷的进行毫米波磁控管测试接线,且安全可靠、可重复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毫米波磁控管灯丝引线柱,包括引线柱本体,所述引线柱本体一端为管状结构,所述引线柱本体另一端为实心体,所述实心体上设置接线夹连接机构,所述管状结构与阴极引线凹槽内的灯丝引线相互插接。
所述管状结构的两侧薄壁上分别设置第一开缝槽和第二开缝槽。
所述接线夹连接机构为设置于实心体上的卡槽。
所述卡槽为环形卡槽。
所述引线柱本体为铝青铜引线柱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做磁控管灯丝引线接线用,方便可靠,易于操作,重复性好,在实验过程中,未出现一次因接触不良而打火或短路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毫米波磁控管的装配测试安全,保证了测试可靠性。该灯丝接线柱还可用于其他同类产品(灯丝引线、阴极引线结构类似的磁控管、行波管等电真空器件),既能保证良好的导电性,又能确保无打火、短路等异常发生,具有重复多次、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目前所使用的接线机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1. 引线柱本体,2. 第一开缝槽,3. 第二开缝槽,4. 卡槽,5. 阴极引线6.灯丝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毫米波磁控管灯丝引线柱,包括引线柱本体1,引线柱本体1为铝青铜引线柱本体,引线柱本体1一端为管状结构,管状结构两侧薄壁上分别设置第一开缝槽2和第二开缝槽3,引线柱本体另一端为实心体,实心体上设置接线夹连接机构,接线夹连接机构为设置于实心体上的卡槽4,卡槽4为环形卡槽,管体与阴极引线5凹槽内的灯丝引线6相互插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根据灯丝引线6的直径情况,通过钳子进行轻微调整管体开口大小,以保证管体稳定牢固的插接在灯丝引线6上,将管体插在灯丝引线6上,确保两者配合紧密、不松动,最后将高压线通过接线夹连接到卡槽4上,接好阴极引线5,即可进行磁控管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虹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甘肃虹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18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换熔断器开关
- 下一篇:一种真空荧光显示屏的栅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