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紧固车厢的U型螺栓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90929.4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42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赵守颢;陈志斌;曹纯儒;董朝闻;张丙鑫;曾伟;龚楠;高传芳;杜慧君;田海洲;耿平;尹丽;权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4/00 | 分类号: | B62D24/0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杜国强 |
地址: | 4425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厢纵梁 加强结构 加强支架 紧固 车厢 本实用新型 一体式结构 安装方式 部件装配 车厢连接 工作效率 连接支撑 螺栓固定 螺栓拧紧 工艺性 易变形 直轴部 干涉 保证 | ||
一种紧固车厢的U型螺栓加强结构,包括车厢纵梁,车厢纵梁上U螺栓固定处设有U型螺栓加强支架,U型螺栓的直轴部通过U型螺栓加强支架与车厢纵梁连接成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加强支架的加强结构及安装方式,不仅增加了车厢纵梁连接支撑位置的强度,而且也增加了车厢连接的稳定性,也解决了部件装配干涉问题,还解决了螺栓拧紧易变形的问题,工艺性得到了保证,还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了通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是一种紧固车厢的U型螺栓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车厢纵梁1与底盘车架2连接方式主要靠U型螺栓3连接,U型螺栓通过车架下翼面垫铁4(卡槽)穿过车架2和车厢纵梁上的加强支架5依靠压板6、螺母7紧固;若车厢纵梁无U螺栓加强板,螺栓紧固后,纵梁易变形且车厢固定不牢固。为了提高车厢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和牢固性,U螺栓固定处车厢纵梁内必须设计加强支架,加强支架仅用于提高车厢纵梁的强度。U型螺栓定位因底盘变化,每次车厢设计需要测量底盘数据后才能确定U型螺栓纵梁加强位置,车厢纵梁通过钻孔后U型螺栓加强支架实行铆接;一方面需要提供底盘数据,影响设计和交付周期,另一方面设计尺寸偏差,影响装配,造成返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紧固车厢的U型螺栓加强结构,解决了现有加强支架因铆接结构导致不方便装配以及螺栓拧紧易变形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紧固车厢的U型螺栓加强结构,包括车厢纵梁,其特征在于:车厢纵梁上U螺栓固定处设有U型螺栓加强支架,U型螺栓的直轴部通过U型螺栓加强支架与车厢纵梁连接成一体式结构。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加强支架由加强槽铁、限位板组成,加强槽铁位于车厢纵梁的腹腔内,加强槽铁与车厢纵梁的上下翼面及腹面连接成一体,限位板垂直固定在加强槽铁的外侧面上,限位板的自由端水平向外延伸出,限位板的外端上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用于连接U型螺栓的直轴部。此结构的优点:结构简单,生产本体低,方便装配。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加强槽铁与限位板之间设有加强板,这样能避免限位板与加强槽铁的连接处出现断裂的问题。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加强支架的加强结构及安装方式,不仅增加了车厢纵梁连接支撑位置的强度,而且也增加了车厢连接的稳定性,也解决了部件装配干涉问题,还解决了螺栓拧紧易变形的问题,工艺性得到了保证,还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实现了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加强支架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U型螺栓加强支架主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紧固车厢的U型螺栓加强结构,包括车厢纵梁1,车厢纵梁1上U螺栓固定处设有U型螺栓加强支架8,U型螺栓的直轴部通过U型螺栓加强支架与车厢纵梁连接成一体式结构;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加强支架由加强槽铁801、限位板802组成,加强槽铁位于车厢纵梁的腹腔内,加强槽铁与车厢纵梁的上下翼面及腹面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限位板垂直固定在加强槽铁的外侧面上,限位板的自由端水平向外延伸出,限位板的外端上设有限位孔803,限位孔用于连接U型螺栓的直轴部;
所述加强槽铁与限位板之间设有加强板9。
装配说明:U型螺栓通过底盘车架下翼面垫铁4穿过车架2和U型螺栓加强支架上的限位孔并通过压板6、螺母7紧固车厢纵梁和底盘车架。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说明之处,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909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