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水泵自动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9303.1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8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曹正荣;裴海云;贺明学;葛田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08 | 分类号: | F04B53/08;H05B1/02;H05B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0 | 代理人: | 谢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框 触片 电磁铁 自动加热装置 车载水泵 串联电路 节能降耗 泵体 铁块 本实用新型 触片接触 控制装置 受热膨胀 自动加热 电阻丝 活塞带 内侧壁 水银箱 推动杆 外侧壁 限位杆 水银 断开 推板 加热 匹配 接通 升高 体内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水泵自动加热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框,所述控制框固定连接在泵体的外侧壁上,且控制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控制框内设置有与电磁铁相匹配的铁块,且铁块固定连接在限位杆上,当第一触片与第二触片接触后,串联电路接通,电阻丝开始工作产生热量,从而对泵体进行加热;随着泵体内温度的升高,会使得水银受热膨胀,从而推着活塞带着推动杆向水银箱外运动,从而通过推板推动第二触片与第一触片脱离,串联电路断开,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作用;因此该装置不但可以达到自动加热的效果,还可以达到节能降耗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水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水泵自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有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等类型。
但是车载水泵还存在以下问题:当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子水泵只作为冷却系统的动力原件,本身不具备加热功能;当冬季温度较低时,需要额外的电加热器进行冷却液辅助加热,来维持系统的正常工作温度;当前市场的电加热器体积较大,不方便整车的布局。根据以上缺点,我们提出一种车载水泵自动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水泵自动加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载水泵自动加热装置,包括泵体,所述泵体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与泵体贯通连接,所述泵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控制装置,且泵体上固定插接有第一导热杆,所述第一导热杆的一端延伸到控制装置内,且第一导热杆位于泵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热杆,所述第二导热杆上固定插接有电阻丝,且第二导热杆固定连接在泵体内;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框,所述控制框固定连接在泵体的外侧壁上,且控制框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电磁铁,所述控制框内设置有与电磁铁相匹配的铁块,且铁块固定连接在限位杆上,所述限位杆活动插接在固定板上,且固定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控制框的内侧壁上和泵体的外侧壁上,所述限位杆上缠绕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限位杆的侧壁上和固定板的侧壁上,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抵触连接有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且第二触片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控制框的内顶壁上,所述第二触片的下端抵触连接有推板,且推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活动贯穿第一触片上开设的移动孔并延伸到水银箱内,所述第一触片固定套接在水银箱上,且水银箱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热杆上,所述推动杆位于水银箱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且活塞与水银箱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水银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的一端,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水银箱的内底壁上;
第一触片、第二触片、电磁铁、电阻丝、外接电源和电源开关通过导线组成一条串联回路。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位于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之间的一端呈三角形结构,且三角形的斜边与第一触片呈三十度。
优选的,所述活塞的周向固定套接有一层密封膜。
优选的,所述第二导热杆开设有多个分叉,且多个分叉均固定连接在泵体的内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水银箱的上端开设有多个降压孔。
优选的,所述水银箱的下端开设有多个导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93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膜空气压缩机防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内漏的隔膜泵补油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