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胆手术中胆汁及结石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84881.6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2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宋玲玲;张诚;杨玉龙;胡海;马跃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22 |
代理公司: | 21226 大连八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莹<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1601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胆汁 充气管 气柱 结石收集 收集装置 盒状 双层聚乙烯 污染腹腔 一端连接 制备工艺 塑料膜 凸出的 支撑杆 胆囊 腹腔 撑开 充气 胆泥 筒形 碎石 出血 压制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胆汁及结石收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保胆手术中胆汁及结石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收集装置由双层聚乙烯塑料膜压制而成,包括若干相连通的气柱,两个支撑杆,充气管;充气管一端连接任意一气柱,经充气管充气后,气柱撑开使所述收集装置呈盒状,且盒状一端为凸出的筒形气柱。本实用新型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在手术中可防止胆囊切口出血,避免胆汁流入腹腔内,可防止碎石及胆泥进入污染腹腔,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且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胆汁及结石收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保胆术中胆汁及结石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胆囊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引起急性胆囊炎、胆源性胰腺炎,严重影响人类生活健康。胆囊结石传统的治疗方案为胆囊切除术,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胆囊功能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取出结石、保留有功能的胆囊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手术方案之一,其中腹腔镜下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腹腔镜下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实施方法是先行在剑突下、肚脐及右上腹三个切口,分别置入一个0.5cm及两个1.0cm戳卡,腹腔镜经肚脐处戳卡置入,电离钩经剑突下戳卡置入,先在胆囊体部做一直径与胆囊最大结石直径一致的切口,然后经右上腹戳卡置入胆道镜,胆道镜经胆囊切口进入胆囊腔内,使用取石网篮及吸附器取出胆囊内的结石、泥沙样结石及胆泥,最后缝合胆囊切口。
目前临床采取腹腔镜下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中存在以下不足:1.胆囊切开后,胆囊内胆汁可经胆囊切口流入腹腔,进而污染腹腔,是引起术后感染、腹腔粘连、腹痛的原因之一,为了降低上述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往往需行腹腔冲洗并放置腹腔引流管,以引流残留的胆汁及冲洗液;2.胆囊壁切开呈条状,胆道镜每次经胆囊切口进入胆囊时,需反复调整角度,而且胆道镜经胆囊切口反复进出胆囊过程中,可引起胆囊创面的损伤及出血;3.使用胆道镜对胆囊腔进行探查、取石过程中,需向胆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方可保持胆道镜视野的清楚,治疗过程中大量的冲洗液及胆汁可经胆囊切口流入腹腔内,进而无法腹腔组织,导致患者腹腔的腹软及体热的丢失;4.胆道镜检查及碎石过程中,胆囊内胆泥、小结石、碎石及血块容易经胆囊切口进入腹腔内,上述物质难以清除干净,最终被大网膜包括,是导致术后腹腔粘连、感染、慢性腹痛等的重要原因。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胆手术中胆汁及结石收集装置。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保胆手术中胆汁及结石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由双层聚乙烯塑料膜压制而成,包括若干相连通的气柱,两个支撑杆,充气管;充气管一端连接任意一气柱,经充气管充气后,气柱撑开使所述收集装置呈盒状,且盒状一端为凸出的筒形气柱。
上述保胆手术中胆汁及结石收集装置,所述装置远离筒形气柱一端设有牵引线。
上述保胆手术中胆汁及结石收集装置,所述充气管为双通道管,通道Ⅰ与气柱相通,另一个通道Ⅱ与胆汁引流管连通。
上述保胆手术中胆汁及结石收集装置,所述胆汁引流管头端封闭,尾端与通道Ⅱ相连通,侧壁带孔。
上述保胆手术中胆汁及结石收集装置,所述充气管一端连接有接头,接头上分别有注气接头和吸引接头,注气接头与通道Ⅰ相连通,吸引接头与通道Ⅱ相连通。
上述保胆手术中胆汁及结石收集装置,所述盒状收集装置底部有带弧状角度的气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装置由双层聚乙烯塑料膜压制而成,其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成本较低;
2.本实用新型装置在充气前呈柱形,可通过支撑杆,经右上腹1.0戳卡孔将其轻松置入腹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848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容用鼻腔D型刀
- 下一篇:埋线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