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击器内缸的内孔磨削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6287.2 | 申请日: | 2018-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4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汤浩;彭国强;黄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天和钻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5 | 分类号: | B24B5/35;B24B5/48;B24B41/0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邹剑峰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缸 定位筒 夹紧套筒 内孔磨削 内孔 夹具 本实用新型 定位台阶 限位接触 冲击器 工件夹紧 工件装夹 加工效率 螺纹连接 磨削加工 受力位置 台阶端面 形变 从轴 进给 锁紧 装夹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器内缸的内孔磨削夹具,包括定位筒和夹紧套筒;所述定位筒具有插入内缸工件的内孔,所述定位筒一端的内孔内设置定位台阶,所述定位台阶与内缸工件的一端面限位接触,所述夹紧套筒对接在定位筒的另一端,所述夹紧套筒上设有与内缸工件的另一端面限位接触的台阶端面,所述夹紧套筒与定位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锁紧,从轴向将内缸工件夹紧固定在定位筒的内孔中。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内缸工件装夹时的受力位置,避免装夹时产生的形变,可以提高内孔磨削过程中的进给效率,保证磨削加工精度的同时,提升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冲击器内缸的内孔磨削夹具。
背景技术
钎具冲击器的内缸属于薄壁件(通常内缸壁厚5.5mm,长200mm),由于内缸为薄壁件,且渗碳淬火后变形0.3-0.5MM,余量不均,内孔和外壁的加工过程中只能小进给加工,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在磨床上采用三爪卡盘直接装夹工件的过程中,容易在磨削内孔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内孔发生椭圆形变0.04-0.06MM,经统计,该内缸工件在进行内孔磨削加工的过程中,不合格概率为60%以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钎具冲击器的内缸在磨削内孔过程中存在的工件容易变形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冲击器内缸这类薄壁工件的内孔磨削夹具。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冲击器内缸的内孔磨削夹具,包括定位筒2和夹紧套筒3;
所述定位筒2具有插入内缸工件1的内孔,所述定位筒2一端的内孔内设置定位台阶22,所述定位台阶22与内缸工件1的一端面限位接触,所述夹紧套筒3对接在定位筒2的另一端,所述夹紧套筒3上设有与内缸工件1的另一端面限位接触的台阶端面32,所述夹紧套筒3与定位筒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锁紧,从轴向将内缸工件1夹紧固定在定位筒2的内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筒2端部的外壁设置外螺纹21,所述夹紧套筒3通过内螺纹31螺接到定位筒2的外螺纹21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筒2的内孔壁与内缸工件1的外壁之间为间隙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筒2的定位台阶22处设置超过内缸工件1内径的第一加工孔道23。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套筒3的台阶端面32处设置超过内缸工件1内径的第二加工孔道33。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套筒3的外侧圆周设有用于锁紧夹紧套筒和定位筒之间螺纹配合的辅助孔3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冲击器内缸的内孔磨削夹具中,所述夹紧套筒3的台阶端面32与内缸工件1的端面之间设有垫片4。
本实用新型在磨削内缸工件内孔时,在内缸工件外壁上套装定位筒,并通过夹紧套筒将内缸工件夹紧在定位筒的内孔中,装夹时将卡盘夹紧定位筒,受力位置直接作用在定位筒上,内缸工件是通过定位筒和夹紧套筒上的台阶结构从轴向夹紧,避免了在装夹内缸工件过程中发生的椭圆变形,同时磨削内孔时产生的形变和工件本身的形变,也可以得到释放。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内缸工件装夹时的受力位置,避免装夹时产生的形变,可以提高内孔磨削过程中的进给效率,保证磨削加工精度的同时,提升加工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的内缸工件装夹装配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的定位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的夹紧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天和钻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天和钻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62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铸件表面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型轴承套圈快速抛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