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护套、卡簧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4316.1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9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吕绍锋;李健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善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陈进芳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市龟***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套 延伸部 电子装置 本实用新型 第二开孔 第一开孔 两侧面 卡簧 连通 按压 电源线插头 于电子装置 夹角设置 制造成本 脱离机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护套,其包括一本体及一延伸部;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及连通第一凹槽的第一开孔,且第一凹槽、第一开孔分别开设于本体的相邻的两侧面;延伸部连接于本体的一端并与之呈夹角设置,延伸部上开设第二凹槽及连通第二凹槽的第二开孔,第二凹槽、第二开孔分别开设于延伸部的相邻的两侧面,且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相连通。针对设于电子装置的不同位置的卡簧,护套均可适用,从而节省许多制造成本和时间;且护套的延伸部能够与电源线插头相配合以防止意外按压护套而使电子装置脱离机箱。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具有该护套的卡簧及具有该卡簧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其卡簧、护套。
背景技术
电源供应装置是将交流电或直流电转换成各种电气设备所需的稳定直流电源的装置,电源供应装置借由插设于其电源插座上的电源线来连接外部电力,以转换输出至各电气设备。
一般的备援式电源供应装置或大功率的电源供应装置通常会有两台以上的电源供应器交互进行供电,因此通常会将几部交互进行供电的单机放在一机箱内。同时,电源供应器于侧壳体上还设置有卡簧,以借由按压卡簧而将电源供应器固定于机箱上或从机箱内拆卸。
如图1所示,现有的卡簧包含一护套110`及一弹片120`,该弹片120`上设有卡榫121`以卡扣于机箱300`上,该弹片120`的露出壳体的一端套设护套110`,该护套110`上形成有按压部111`以供使用者按压而带动弹片120`的卡榫121`脱离机箱300`。然而,现有的护套110`只能使用在单边卡簧上,当此卡簧设置在电源供应器200`的另一侧时,此护套110`将无法再配合卡簧使用;再者,此种卡簧并无防呆设计,在电源供应器200`运转中(外部电源线插头连接电源插座时),用户会因误动作卡簧而使电源供应器200`脱离机箱300`,由此造成电源运作异常。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在壳体的不同位置使用的卡簧及具有该卡簧的电源供应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配合不同位置处的卡簧使用并具有防呆功能的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用在壳体的不同位置并具有防呆功能的卡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不同位置使用卡簧且能够防止电源供应器意外脱离机箱的电源供应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护套,适用于电子装置,其包括一本体及一延伸部;所述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及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开孔,且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开孔分别开设于所述本体的相邻的两侧面;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本体的一端并与之呈夹角设置,所述延伸部上开设第二凹槽及连通所述第二凹槽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开孔分别开设于所述延伸部的相邻的两侧面,且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本体还设有第一凸肋部,所述第一凸肋部设于与所述第一开孔相同的一侧面或/和设于与所述第一开孔相对的另一侧面,所述延伸部还设有第二凸肋部,所述第二凸肋部设于与所述第二开孔相同的一侧面或/和设于与所述第二开孔相对的另一侧面。
较佳地,所述本体、所述延伸部呈L型。
较佳地,所述本体、所述延伸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对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卡簧,适用于电子装置,其括一弹片及一护套;所述弹片的一端凸设有卡合块,所述弹片的远离所述卡合块的一端用于连接至电源供应器;所述护套借由所述第一凹槽或/和所述第二凹槽卡合于所述弹片,并使所述卡合块可分离地卡合于所述第一开孔或/和所述第二开孔内。
较佳地,所述弹片包括一基体及凸设于所述基体两端的固定部、活动部,所述活动部上设有所述卡合块,所述固定部用于和所述电源供应器相连接,所述活动部用于和所述护套相卡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善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善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43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集成智能功率模块及空调器
- 下一篇:大功率牵引用逆变功率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