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剪叉升降机缓冲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71097.1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97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国;邱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骏捷升降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F16M11/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张雪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柱 台面 升降机 上端 剪叉 升降 限位缓冲柱 缓冲效果 防滑垫 螺母 本实用新型 底部四角处 缓冲橡胶块 缓冲橡胶圈 底部外壁 台面升降 货物 侧角 粘胶 损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剪叉升降机缓冲柱,包括限位缓冲柱A和台面,所述限位缓冲柱A安装在台面左前侧角的底部外壁上,所述台面的上端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和台面通过螺母和粘胶固定连接,通过在该剪叉升降机缓冲柱的最上端增加了一个成品的缓冲橡胶圈,来使得缓冲柱在带动上端的台面进行升降时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效果,从而确保台面上的货物不会受到升降时的冲击而损伤,且缓冲柱共设置有四个,四个缓冲柱分别安装在台面底部四角处,这样既能够使得缓冲柱带动台面升降时能够更加稳定,通过也会使得缓冲柱上的缓冲橡胶块的缓冲效果能够全面的作用在台面上,从而使得设备及货物在升降时的稳定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剪叉升降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剪叉升降机缓冲柱。
背景技术
剪叉式升降机是用途广泛的高空作业专用设备。它的剪叉机械结构,使升降台起升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使高空作业范围更大、并适合多人同时作业。它使高空作业效率更高,安全更保障,剪叉式升降机分为:固定式升降机,移动式升降机,自行式升降机,车载式升降机,牵引式升降机,载货电梯。
现有的剪叉升降机缓冲柱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剪叉升降机缓冲柱在升降后停止时,由于惯性作用会对台面上的货物产生一个冲击力,而缓冲柱为刚性结构,这样则不能有效的抵消掉传递到台面货物上的冲击力,这样则会影响到设备及货物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剪叉升降机缓冲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升降停止时由于惯性作用会对台面上的货物产生一个冲击力,冲击力则会影响到设备及货物的稳定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剪叉升降机缓冲柱,包括限位缓冲柱A和台面,所述限位缓冲柱A安装在台面左前侧角的底部外壁上,所述台面的上端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和台面通过螺母和粘胶固定连接,所述防滑垫和台面的截面形状和大小均相同,所述台面左后侧角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限位缓冲柱B,所述台面右前侧角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限位缓冲柱C,所述台面右后侧角的底部外壁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限位缓冲柱D,所述限位缓冲柱A、限位缓冲柱B、限位缓冲柱C和限位缓冲柱D之间两两对称且等距排列,所述限位缓冲柱A、限位缓冲柱B、限位缓冲柱C和限位缓冲柱D均与台面底部保持垂直直角安装。
优选的,所述限位缓冲柱C上最下端设置有方管,所述方管的上端设置有铁板,所述铁板和方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铁板的上端设置有向上伸出的缓冲橡胶块,所述缓冲橡胶块上端中心处设置有向内凹陷且开口向上的限位挡孔,所述限位挡孔的下端设置有向下竖向伸出的固定螺纹孔,所述固定螺纹孔的下端设置在方管的圆周内部,所述固定螺纹孔与限位挡孔内部保持连通状态,所述限位挡孔和固定螺纹孔的圆周内部设置有螺栓,所述铁板和缓冲橡胶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螺栓上最上端设置有外调节帽,所述外调节帽的上端中心处内部设置有向内凹陷且开口向上的内调节孔,所述外调节帽的下端设置有向下伸出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紧固螺纹,所述螺纹杆和外调节帽通过一体成型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缓冲柱A、限位缓冲柱B、限位缓冲柱C和限位缓冲柱D的形状大小和结构组成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外调节帽和内调节孔的截面形状均为正六边形,所述内调节孔的截面面积是外调节帽的截面面积的一半。
优选的,所述限位挡孔的截面形状为正圆形,所述螺栓上最上端的外调节帽的截面最大直径要略小于限位挡孔的圆周直径。
优选的,所述方管为正四方体结构,所述方管截面与铁板截面相等,所述铁板和方管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橡胶块为圆柱体橡胶结构,且缓冲橡胶块的直径和铁板的长宽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剪叉升降机缓冲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骏捷升降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骏捷升降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710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衬套的减震结构
- 下一篇:双级双向全挂车牵引缓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