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9579.3 | 申请日: | 2018-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5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姜林强;蔡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久大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3/132;B05C11/00;B05C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郑黎明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水 导辊 胶框 上胶装置 纱线 胶液 框罩 去除 上胶 本实用新型 浸入 抽风装置 低压喷嘴 底部位置 动力胶辊 刮刀压力 泡沫形成 气动升降 上下两层 质量稳定 特氟龙 微通道 无异味 上端 刮刀 去胶 微压 环节 保证 | ||
一种上胶装置,包括胶框,在胶框上端设置有框罩,框罩顶部连接有抽风装置;导辊1、导辊3设置于胶液之上,导辊2设置于胶框底部位置,浸入胶液之中;框中设置有低压喷嘴,用于去除纱线多余胶水;后续设有气动升降刮刀和与其对应的动力胶辊,利用刮刀压力加强胶水对材料的浸彻;最后设置有上下两层特氟龙泡沫,泡沫形成微压及相应微通道,能进一步使胶水浸彻和去除多余胶水。本实用新型纱线经过多道环节上胶去胶,保证质量稳定的上胶度,同时无异味散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上胶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植绒纱线上的上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纺织服装逐渐趋向时尚化、个性化。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纺织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将会向更新、更奇、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由于织物的组织变化是有限的,而新型纱线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纺织产品的款型样式满足人们时尚、个性、新颖的着装心理。新型纱线的发展,有的改变了纱线的结构,进而形成了独特风格的纺织品;静电植绒技术发展了多年,工艺及设备已经很成熟,用该方法制备的产品以柔和、丰满的外观,舒适的手感,在国内的纺织行业受到普遍的青睐,为克服以往平面植绒不透气的缺点,纱线植绒技术被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但是上胶过程中,运用以往上胶技术手段,运用刮刀和胶辊,在平面布匹上胶时能很好的均匀涂抹胶水,但是针对植绒纱线则要求360度全方位均匀涂胶和植绒,一般做法往往会出现上胶不均,导致植绒不均,植绒纱粗细差异明显等缺陷,同时,以往的上胶过程,上胶过程敞开式,胶味浓重,十分不利于员工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意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上胶装置,以达到能均匀稳定的给纱线上胶的使用效果,并且同时改善植绒纱生产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上胶装置,包括胶框,刮刀,动力胶辊,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三导辊,胶框中盛有胶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胶框整体设置有框罩,框罩材料为硬质板材,特别是透明的亚克力板;在框罩顶部设有负压抽风装置,在平常工作状态时,持续转动形成负压抽气;所述第三导辊与刮刀之间设置有低压喷嘴对准纱线,进一步的,根据上胶纱线根数确定喷嘴数量,每个喷嘴负责喷1~3根纱,至少设20个喷嘴,喷嘴并排排列,由导管外接可调节的气泵;在刮刀后道设置有上下两层泡沫材料层,进一步的,所述泡沫材料为特氟龙泡沫材料,上下两层泡沫材料之间距离设置为1mm~2.5mm。进一步的,本装置的导辊:第一导辊、第二导辊、第三导辊均为不锈钢导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植绒纱上胶装置上加装了密封罩和负压抽风系统,很好的去除了工作环境的异味;针对于纱线上胶,设置了喷嘴喷多余胶,在刮刀之后还加设了一道泡沫材料,通过微通道,微压浸彻,再次均匀纱线上的胶量,对植绒纱的质量稳定起很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胶框,2、框罩,3、抽风装置,4、第一导辊,5、第二导辊,6、第三导辊,7、低压喷嘴,8、刮刀,9、胶辊,10、特氟龙泡沫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胶装置,包括胶框(1),刮刀(8),胶辊(9),第一导辊(4),第二导辊(5),第三导辊(6),胶框(1)中盛有植绒纱用胶水,框体为长方体结构,在所述胶框整体设置有框罩(2),框罩材料为硬质板材,特别是透明的亚克力板,形状为方形盖状,与框体相配合,只留有进纱口和出纱口通道;在框罩顶部设有负压抽风装置(3),由一根导管连接有抽风机,在平常工作状态时,持续转动形成负压抽气;所述第三导辊(6)与刮刀(8)之间设置有低压喷嘴(7)对准纱线,进一步的,根据上胶纱线根数确定喷嘴(7)数量,每个喷嘴(7)负责喷2根纱,设30个喷嘴,喷嘴(7)并排排列,由导管外接,汇入一个可调节的气泵;在刮刀后道设置有上下两层特氟龙泡沫材料(10),上下两层特氟龙泡沫材料(10)之间距离设置为1.5mm。本装置的导辊:第一导辊(4)、第二导辊(5)、第三导辊(6)均为不锈钢导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久大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久大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9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