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菲林薄膜成型定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63138.2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36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伟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6 | 代理人: | 李韵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成型 菲林 模腔 薄膜 本实用新型 矩形状 上端 定位结构 副定位孔 键槽 浇口 成型 相对位置关系 产品品质 主定位孔 观察窗 良品率 圆形状 管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菲林薄膜成型定位结构,包括有呈矩形状的Film薄膜,Film薄膜上端装设有菲林薄膜成型模腔,菲林薄膜成型模腔上端设置有呈矩形状的成型浇口,且Film薄膜在成型浇口的两侧端设置有呈圆形状的主定位孔,Film薄膜位于菲林薄膜成型模腔下方的两角上设置有呈键槽状的副定位孔,菲林薄膜成型模腔上端设置有呈矩形状的观察窗。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呈键槽状的副定位孔有效的管控产品在重管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有效的提升产品的良品率;故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精度及稳定性高,保证产品品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菲林薄膜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菲林薄膜成型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IML(薄膜一体成型)成型时利用定位镶针将菲林(薄膜)固定在模具型腔内,由于产品尺寸有大小且外形各异,菲林(薄膜)在型腔内无法有效定位,造成产品尺寸不稳定,良品率低,现有工艺一般是使用圆形定位孔,薄膜由于高温和树脂流动性产生延伸,导致圆形定位后,无法避免延伸量的增加而产生折皱,只能采取注口侧2个定位孔的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菲林薄膜成型定位结构,该菲林薄膜成型定位结构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精度及稳定性高,保证产品品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菲林薄膜成型定位结构,包括有呈矩形状的Film薄膜,Film薄膜上端装设有菲林薄膜成型模腔,菲林薄膜成型模腔上端设置有呈矩形状的成型浇口,且Film薄膜在成型浇口的两侧端设置有呈圆形状的主定位孔,Film薄膜位于菲林薄膜成型模腔下方的两角上设置有呈键槽状的副定位孔,菲林薄膜成型模腔上端设置有呈矩形状的观察窗。
其中,所述成型浇口两侧的主定位孔的水平高度相同。
其中,所述菲林薄膜成型模腔下方的副定位孔的水平高度相同。
其中,所述主定位孔与所述副定位孔采用定位针对所述Film薄膜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菲林薄膜成型定位结构,包括有呈矩形状的Film薄膜,Film薄膜上端装设有菲林薄膜成型模腔,菲林薄膜成型模腔上端设置有呈矩形状的成型浇口,且Film薄膜在成型浇口的两侧端设置有呈圆形状的主定位孔,Film薄膜位于菲林薄膜成型模腔下方的两角上设置有呈键槽状的副定位孔,菲林薄膜成型模腔上端设置有呈矩形状的观察窗。本实用新型把Film薄膜用定位针在主定位孔定位的基础上再在产品重管区域附近增加两个副定位孔进行定位,副定位孔使用可延伸键槽状,Film薄膜受热和成型树脂流动时产生延伸后还可以保证产品品质,通过两个呈键槽状的副定位孔有效的管控产品在重管区域的相对位置关系,有效的提升产品的良品率;另外,通过菲林薄膜成型模腔上端设置有呈矩形状的观察窗,便于观察和对比成型的尺寸,提高了产品精度;故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简单,精度及稳定性高,保证产品品质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
1——Film薄膜 11——主定位孔
12——副定位孔 2——菲林薄膜成型模腔
21——成型浇口 22——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伟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伟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631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端子的通用注塑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能够对膜片定位的模内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