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团生产烟气降温降尘和收尘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6900.4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65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焦东明;赵永;房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焦东明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室 隔板 处理装置 烟气降温 收尘 烟气 冷却 冷却室 转动杆 内管 外管 种球 电机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电机输出端 转动杆顶端 顶部安装 柜体内腔 冷却效果 球团生产 双重冷却 外管内腔 雾化喷头 固定连 搅拌叶 风冷 柜体 伸入 水冷 连通 烟尘 室内 贯穿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团生产烟气降温降尘和收尘处理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腔设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内设有U型管,所述U型管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内管设于外管内腔,所述冷却室底部设有除尘室,且所述外管连通除尘室,所述除尘室顶部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除尘室底部设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柜体,所述隔板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顶端贯穿隔板伸入除尘室,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电机两侧设有蓄电池,该球团生产烟气降温降尘和收尘处理装置采用风冷及水冷的双重冷却方式对烟气进行冷却,提高了烟气的冷却效果及冷却速率,且增强了对烟气中的烟尘的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团生产烟气降温降尘和收尘处理装置,属于球团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化球团生产中,都会有大量烟气产生,工业生产产生的烟气最高温度400℃~500℃,同时含有大量粉尘,及残留的CO、SO2等有害气体,通常进行粉尘回收后排放到大气中,由于含尘烟气温度较高,通常使用电除尘装置进行收尘,其效果很不理想,很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100mg/m3,通常都在80~200mg/m3,给主风机设备带来较大的磨损,同时为了保证烟气进入现有的通用除尘装置,都需要设计安装兑冷风阀降低烟气温度,不仅增加了烟气净化的处理量,由于风压加大,还容易造成生产主工艺的波动而影响所生产的产品质量,同时也增加了主风机的能耗,布袋除尘回收装置可以实现50mg/m3以下排放,但布袋的特性要求烟气温度稳定保持150℃以下,最理想在100℃以下,因此含尘烟气的降温预处理的要求,越来越凸显,实现球团生产“电改布”烟气收尘达标排放,烟气降温预处理装置,需要稳定烟气温度100℃以下,是突破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团生产烟气降温降尘和收尘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团生产烟气降温降尘和收尘处理装置,包括柜体,所述柜体内腔设有冷却室,所述冷却室内设有U型管,所述U型管包括内管与外管,所述内管设于外管内腔,所述冷却室底部设有除尘室,且所述外管连通除尘室,所述除尘室顶部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除尘室底部设有隔板,且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柜体,所述隔板底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且所述转动杆顶端贯穿隔板伸入除尘室,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电机两侧设有蓄电池,且所述蓄电池设于柜体内腔底部,所述蓄电池通过电线连接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室顶部设有进烟口,且所述进烟口连通外管。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室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且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均连通内管。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一侧通过固定架连接有投料漏斗,且所述投料漏斗连通除尘室。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室两侧分别设有排烟口与排污口,且所述排烟口与排污口均贯穿柜体。
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底部四角设有支撑脚,且所述支撑脚底部设有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内腔设有吸水海绵与隔水薄膜,且所述吸水海绵设于隔水薄膜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球团生产烟气降温降尘和收尘处理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风冷与水冷的双重冷却结构,加快了冷却速率,提高了烟气的冷却效果,通过设置U型管,增长烟气在冷却室内的运行路径,有效的提高了降温的效果,通过设置雾化喷头,使得水雾可以溶解烟气中的烟尘,以对烟气进行降尘处理,通过设置投料漏斗,方便向除尘室内投入药物,用于净化及清理有害物质,通过设置搅拌叶,用于混合除尘室内物质,加速除尘速率,通过设置吸水海绵与隔水薄膜,防止水汽渗透隔板对电机及蓄电池造成腐蚀,有效的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焦东明,未经焦东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69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