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表面张力的数字化操控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5785.9 | 申请日: | 2018-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05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清;熊康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操控平台 本实用新型 数字化 液滴 预处理操作 标本活性 表面电荷 供液管道 供液系统 基本操作 控制阀门 样品制备 医学分析 圆形通孔 微流控 总阀门 被控 抽离 可用 制备 注射 运输 | ||
1.一种基于表面张力的数字化操控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操控平台(1)、液滴注射与抽离管道(2)、凹槽(3)、供液管道(4)、供液系统总阀门(5)、控制阀门(6)、圆形通孔(7)和支座(8);
所述矩形操控平台(1)为顶面设有四块侧板的凹板平台,矩形操控平台(1)底面四个角上均匀设有支座(8);
所述矩形操控平台(1)四块侧板分别均匀设有若干穿过侧板的液滴注射与抽离管道(2),每块侧板上的液滴注射与抽离管道(2)间隔距离相等,呈对称分布,且液滴注射与抽离管道(2)通道中心线与矩形操控平台(1)的侧板表面相垂直,液滴注射与抽离管道(2)外侧可连接液滴注射装置或抽离装置;
所述矩形操控平台(1)底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凹槽(3),每个凹槽(3)的底部中心都开有对应的圆形通孔(7),凹槽(3)通过圆形通孔(7)连通供液管道(4);供液管道(4)由一条主路和数条支路组成,数条支路一端分别通过控制阀门(6)连通圆形通孔(7)然后连接凹槽(3),数条支路另一端连接到供液管道(4)主路上,供液管道(4)主路上设有供液系统总阀门(5);
当基于表面张力的数字化操控平台使用时,矩形操控平台(1)内应铺设一层与被控液滴或颗粒不相溶的液体作为一种表面润滑剂且表面润滑剂液位应浸没凹槽(3),供液管道(4)内则通入能够改变该表面润滑剂液体表面张力的表面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表面张力的数字化操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门(6)为无线控制阀门,无线控制阀门与阀门控制装置连接,阀门控制装置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与终端服务器连接,阀门控制装置用于实现接收终端服务器指令、回送数据、查询阀门状态、控制阀门功能,终端服务器用于计算选出液膜迁移到达终点的最优方向和最短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表面张力的数字化操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操控平台(1)每块侧板上的液滴注射与抽离管道(2)间水平距离至少为凹槽(3)边长的6~10倍,高度大于矩形操控平台(1)高度的三分之二,滴注射与抽离管道(2)穿过侧板的内侧长度至少到达矩形操控平台(1)的第二排凹槽(3)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表面张力的数字化操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注射与抽离管道(2)截面为圆形,直径为50~700μ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表面张力的数字化操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边长应小于被控液滴或颗粒直径的二分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表面张力的数字化操控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7)直径小于凹槽(3)的边长,直径为0.1~1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表面张力的数字化操控平台,其特征在于:被控载体为颗粒时,能不设置液滴注射与抽离管道(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57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搅拌工具的烧杯
- 下一篇:一种防侧漏的甲醇存放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