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点胶针的固定机构及点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5437.1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38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加富;缪磊;许新星;冯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乐乐 |
地址: | 21515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持头 点胶针 驱动件 固定机构 夹持区域 点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 可转动设置 胶位置 预设点 点胶 夹持 夹紧 转动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针的固定机构及点胶装置,包括第一夹持头、第二夹持头和至少一个驱动件。其中,第二夹持头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夹持头上,第一夹持头与第二夹持头之间围成供点胶针穿过的夹持区域;至少一个驱动件,第二夹持头受驱动件的偏压而朝向第一夹持头转动。此结构的点胶针的固定机构,设置由第一夹持头和第二夹持头形成的夹持区域,通过驱动件的偏压将点胶针夹紧在夹持区域内,使点胶针始终保持在预设点胶位置,提高点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胶针的固定机构及点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封装技术的不断发展,点胶技术作为先进电子制造中的主要工艺,称为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之一。点胶工艺,是将理想大小的微量流体(比如焊剂、导电环氧树脂或粘连剂等)点在工件(芯片,电子元器件等)的合适位置上以实现元器件之间机械或电气的可靠连接。点胶机器人是一种小型的机械手臂式自动设备,其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器件行业、医疗器材制造业、光纤通信设备制造业以及其它微电子工业制造领域。
现有的点胶装置通过带动点胶针筒在三维空间画出任意点胶轨迹,从而进行点胶,工作时,胶水流体的温度较高,点胶针管及点胶针头在长期高温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弯曲变形,在机械手臂点胶时容易造成点胶位置错误,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点胶针受热变形后无法保证点胶针保持在预设点胶位置,造成点胶装置的点胶精确度低。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点胶针的固定机构及点胶装置,包括
第一夹持头;
第二夹持头,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夹持头上,所述第一夹持头与所述第二夹持头之间围成供点胶针穿过的夹持区域;
至少一个驱动件,所述第二夹持头受所述驱动件的偏压而朝向所述第一夹持头转动。
优选地,上述点胶针的固定机构,所述驱动件为弹性件。
优选地,上述点胶针的固定机构,所述第二夹持头铰接在所述第一夹持头上,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头与第二夹持头之间,并且和所述夹持区域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夹持头在第一夹持头上的转动支点的两侧;
所述弹性件给所述第二夹持头的偏压力背向所述第一夹持头上。
优选地,上述点胶针的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夹持头上设有第一轴孔;
所述第二夹持头上设置与所述第一轴孔呈层叠且连通的第二轴孔;
转轴,插接在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内,以将所述第一夹持头与第二夹持头可转动地连接。
优选地,上述点胶针的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夹持头包括第一安装部和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一轴孔开设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
所述第二夹持头包括第二安装部和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轴孔开设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
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围成所述夹持区域,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
优选地,上述点胶针的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互面对的壁面上设有由外向内凹陷的凹槽,两个所述凹槽之间围成所述夹持区域。
优选地,上述点胶针的固定机构,所述凹槽呈半圆弧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围成圆形夹持区域。
一种点胶装置,包括:
胶阀本体,具有容纳腔体;
至少一个上述的点胶针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第一夹头固定在所述胶阀本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54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热式点胶装置及点胶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涂胶机的点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