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管密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4834.7 | 申请日: | 2018-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9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君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君志 |
主分类号: | H02G15/013 | 分类号: | H02G15/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07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套环 密封器 定位端子 限位端子 外套环 线缆管 橡胶支架 内壁 压环 凸起部 抵触 平齐 外壁 本实用新型 电力设备 密封性能 外壁设置 紧固件 让位槽 微形变 内凹 外凸 线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管密封器,该线缆管密封器涉及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个压环、设置于压环之间的橡胶支架,橡胶支架和压环上穿设有多个紧固件;所述橡胶支架依次包括外套环、固定于外套环的端面上的限位端子、内套环、固定于内套环的端面上的定位端子;定位端子的端面抵触于限位端子的端面,外套环、限位端子、内套环、定位端子的外壁平齐;外套环和内套环的内壁平齐,内套环的外壁设置有环形内凹的让位槽,内套环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外凸的凸起部。通过限位端子和定位端子与线缆管的内壁的抵触,以及内套环和凸起部与线缆的外壁的抵触,对密封器的微形变进行补偿的同时,直接增强密封器的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缆管密封器。
背景技术
由于采用传统的地面和高空架设电线、电缆既影响运输同时也占据大量空间,因此逐渐转换为地下管道安装国家电力、通讯等方面电线、电缆。通常在安装电线电缆的同时必须留有紧急备用空余管道,以防安装其它区别电缆或电缆系统更换、整改,空余管道久置不用的话会进入老鼠或虫蚁在里面筑巢,也会让腐蚀液体或其它液体物进入,后期急用时则需要先抽干,会影响工程进展和施工,因此空余管道需要进行封堵。
授权公告号为CN20431293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线缆管封堵器,包括第一压板、第二压板以及设置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的柔性密封件,固定件穿过第一压板、柔性密封件和第二压板后将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进行固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线缆管封堵器在对线缆进行密封时,柔性密封件对线缆和线缆管两侧压紧形成密封结构,但是柔性密封件形成的鼓状结构呈弧形,其与线缆和线缆管之间的接触为线接触,当线缆相对于线缆管移动时,密封结构容易失效,影响线缆管封堵器的密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密封性的线缆管密封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线缆管密封器,包括至少两个压环、设置于所述压环之间的橡胶支架,所述橡胶支架的端面抵触于所述压环的端面,所述橡胶支架和所述压环上穿设有多个紧固件;所述压环包括至少两个首尾顺次连接的弧形的压条,所述橡胶支架的两端相互抵触、呈环形,所述橡胶支架依次包括外套环、固定于所述外套环的端面上的限位端子、内套环、固定于所述内套环的端面上的定位端子;所述定位端子的端面抵触于所述限位端子的端面,所述外套环、所述限位端子、所述内套环、所述定位端子的外壁平齐;所述外套环和所述内套环的内壁平齐,所述内套环的外壁设置有环形内凹的让位槽,所述内套环的内壁设置有环形外凸的凸起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时,将压环和橡胶支架打开,并且依次套设在线缆,而后用紧固件压紧固定;此时限位端子和定位端子向线缆管一侧弯曲,并抵触于线缆管的内壁,以此形成第一重密封;同时由于限位端子和定位端子的端面相互抵触,限位端子和定位端子所受的挤压力传递至抵触面上,二者的抵触端沿径向两侧鼓起,在保证抵触面之间的密封性能的同时,加强限位端子和定位端子的抗挤压强度;另外让位槽的径向宽度减小,内套环向线缆一侧弯曲,并抵触于线缆的外壁,以此形成第二重密封;同时凸起部随内套环的内壁抵紧线缆的外壁,当线缆相对于密封器转动时,凸起部提供给二者的抵触面以轴向上的柔性补偿,进一步提高密封器的密封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端子与所述外套环的连接处圆滑过渡,所述定位端子与所述内套环的连接处圆滑过渡,所述让位槽与所述内套环的连接处圆滑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紧固件和压环的压紧效果的作用下,限位端子、定位端子和让位槽处始终保持在形变状态,将三者与其连接部件的连接处圆滑过渡,使得连接处能随着三者的形变而发生微形变,挤压力能够准确作用在抵触面上,以保证抵触面之间的密封性;同时三者所受的轴向或径向的压力能沿着连接处逐渐传递至连接部件上,以保证橡胶支架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君志,未经陈君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48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重防水的转接头
- 下一篇:冷缩电缆分支指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