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工建筑基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3947.5 | 申请日: | 2018-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96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杨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维华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5/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300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桩 螺纹杆 螺纹套管 安装杆 外侧壁 下移 轴承 本实用新型 辅助支脚 均匀设置 水工建筑 弹簧 通孔 转动 顶部安装 对称安装 固定组件 内顶部 限位块 土壤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工建筑基桩结构,包括基桩主体,所述基桩主体底部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固定组件,且基桩主体的内顶部安装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内部社会只有与其相适合的螺纹杆,且螺纹杆的顶部安装有拧动头,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杆,且安装杆外侧壁的顶端对称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安装杆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轴承。本实用新型安装有螺纹杆、螺纹套管、轴承、辅助支脚、第一弹簧和通孔,转动拧动头,使螺纹杆在螺纹套管中转动并下移,下移过程中,轴承同时下移,第一弹簧推动辅助支脚从通孔中伸出,并插入土壤中进行固定,提高了单个基桩和土壤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抓地能力,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工建筑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工建筑基桩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工建筑工程中,水利水建建筑经常要承受水流的冲击,而固定的桩基必须要有足够的承受力,以避免基桩的破坏、易位,影响建筑的稳定性和强度。而传统的混泥土浇制的管状桩体,一般为直线光滑型结构,这种基桩所能产生的摩擦力较小,所以提高的抓地力和束缚力薄弱,影响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且往往需要增加极多数量才能起到提高固定性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工建筑基桩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工建筑基桩结构,包括基桩主体,所述基桩主体底部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固定组件,且基桩主体的内顶部安装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内部社会只有与其相适合的螺纹杆,且螺纹杆的顶部安装有拧动头,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杆,且安装杆外侧壁的顶端对称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安装杆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轴承,且轴承的外侧壁均匀铰接有辅助支脚,所述基桩主体上均匀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位置和形状皆和辅助支脚相适合,所述辅助支脚靠近轴承的一侧皆安装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的另一端皆安装有轴承的外侧壁,所述安装杆的底部安装有下压块,且下压块和固定组件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锁紧钉、圆孔、第二限位块和第二弹簧,多组所述圆孔均匀的开设在基桩主体底部的外侧壁,且基桩主体内接设置有与其相适合的锁紧钉,所述锁紧钉外侧壁的中间位置处皆设置有第二限位块,且锁紧钉外侧壁的顶端的皆设置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基桩主体底部内侧壁靠近圆孔的位置处皆为凹陷结构,且凹陷结构和第二弹簧的一端相适合。
优选的,所述拧动头的外侧壁均匀设置有防滑螺纹。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倾斜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转动至基桩主体的最底部时,辅助支脚刚好完全撑出,且锁紧钉恰好完全推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水工建筑基桩结构安装有螺纹杆、螺纹套管、轴承、辅助支脚、第一弹簧和通孔,转动拧动头,使螺纹杆在螺纹套管中转动并下移,下移过程中,轴承同时下移,第一弹簧推动辅助支脚从通孔中伸出,并插入土壤中进行固定,提高了单个基桩和土壤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了抓地能力,以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强度,结合下压块、锁紧钉、圆孔、第二限位块和第二弹簧,当安装杆下移至最底部时,下压块刚好压迫第二弹簧收缩,并使锁紧钉通过圆孔完全推出,且插入土壤中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基桩的抓地能力,放置建筑物发生易位,且当需要更换、拆卸时,通过转动拧动头,即可使辅助支脚和锁紧钉回收至基桩主体内腔,便于将基桩取出,回收二次使用,该装置便于回收二次利用,且单个基桩的抓地力相比传统基桩有极大提升,不需通过增加基桩数量或长度来提高稳定性,从而节约了建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维华,未经杨维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3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空腔钢筋混凝土的内衬墙结构
- 下一篇:一种深厚淤泥层双护筒桩基施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