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SF6绝缘封闭电器的同轴电容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53856.1 | 申请日: | 2018-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90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炳生;张生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鑫源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3/035 | 分类号: | H02B13/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地址: | 22525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轴筒体 同轴 本实用新型 绝缘接线柱 导体 封闭电器 高压母线 同轴电容 传感器 绝缘 体内 环境影响 绝缘安装 绝缘薄膜 绝缘介质 两端封闭 运行稳定 金属线 中心处 可用 内端 填充 工作量 贯穿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SF6绝缘封闭电器的同轴电容传感器。包括高压母线导体和两端封闭的第一同轴筒体,所述高压母线导体位于第一同轴筒体中心处并贯穿第一同轴筒体两端,所述第一同轴筒体内接有同轴的第二同轴筒体,所述第一同轴筒体与第二同轴筒体之间设有绝缘薄膜,所述第一同轴筒体上绝缘安装有绝缘接线柱,所述绝缘接线柱的内端通过金属线与第二同轴筒体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筒体内填充有气体SF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可用于以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设备中,受环境影响小,维护工作量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SF6绝缘封闭电器的同轴电容传感器。
背景技术
气体绝缘开关(GIS)具有占地面积小,密封性能好,受环境影响小,运行可靠性高,检修周期长,维护工作量少,运行费用低等显著特点,在我国电网得到广泛的应用并成功应用到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目前,很多厂家仍然采用传统的油浸式油脂电容器,这种电容器虽然在油或者空气中比较成熟,但是在以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设备,就不是那么可靠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性高,可在以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设备中使用的一种基于SF6绝缘封闭电器的同轴电容传感器。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高压母线导体和两端封闭的第一同轴筒体,所述高压母线导体位于第一同轴筒体中心处并贯穿第一同轴筒体两端,所述第一同轴筒体内接有同轴的第二同轴筒体,所述第一同轴筒体与第二同轴筒体之间设有绝缘薄膜,所述第一同轴筒体上绝缘安装有绝缘接线柱,所述绝缘接线柱的内端通过金属线与第二同轴筒体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筒体内填充有气体SF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同轴筒体与高压母线导体均采用铝质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薄膜为聚酰亚胺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薄膜的介电常数是SF6的介电常数的4倍。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性高,可用于以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设备中,受环境影响小,维护工作量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高压母线导体、2是第一同轴筒体、3是第二同轴筒体、4是绝缘薄膜、5是绝缘接线柱、6是金属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SF6绝缘封闭电器的同轴电容传感器,包括高压母线导体1和两端封闭的第一同轴筒体2,所述高压母线导体1位于第一同轴筒体2中心处并贯穿第一同轴筒体2两端,所述第一同轴筒体2内接有同轴的第二同轴筒体3,所述第一同轴筒体2与第二同轴筒体3之间设有绝缘薄膜4,所述第一同轴筒体2上绝缘安装有绝缘接线柱5,所述绝缘接线柱5的内端通过金属线6与第二同轴筒体3连接,所述第一同轴筒体2内填充有气体SF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同轴筒体3与高压母线导体1均采用铝质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薄膜4为聚酰亚胺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薄膜4的介电常数是SF6的介电常数的4倍。
高压母线导体与第二同轴筒体均采用铝质材料制作而成,便于加工处理,表面高的光泽度,能够有效的解决表面电场均匀分布,不会使同轴件的电容量产生畸变。
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鑫源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鑫源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538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