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气配线槽打孔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46405.5 | 申请日: | 2018-09-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3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田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云海 |
| 主分类号: | B26F1/16 | 分类号: | B26F1/16;B26D7/02;B26D7/26;B26D5/00 |
| 代理公司: | 山东博睿律师事务所 37238 | 代理人: | 丁波 |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梁 限位轴承 龙门梁 打孔 嵌入槽 电气配线槽 直齿轮 治具 底座 机械传动结构 外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传动杆端部 侧面固定 打孔机构 打孔设备 底座两侧 顶部位置 定位机构 对称设置 固定设置 嵌入设置 同时装置 传动杆 配线槽 夹持 内圈 焊接 嵌入 对称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配线槽打孔治具,包括底座、立梁、龙门梁、打孔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立梁呈对称设置于底座两侧,所述龙门梁设置于立梁顶部,且所述立梁端部分别与底座及龙门梁焊接;所述龙门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第一限位轴承,所述第一限位轴承侧面设有第二限位轴承;所述立梁顶部位置开设有嵌入槽,且所述嵌入槽内设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内圈嵌入固定设置有传动杆,且所述传动杆端部分别嵌入设置于嵌入槽和第一限位轴承内,具有能够对打孔设备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进行调节,有效确定配线槽孔径的位置,同时装置结构较简单,便于夹持,便于操作,能够通过外部控制装置带动机械传动结构实现自动打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治具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电气配线槽打孔治具。
背景技术
治具即模型工具,是一个木工、铁工、钳工、机械、电控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或两者的一种工具。检索发现,专利号CN205598759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配线槽打孔治具”,包括定位座、压杆和冲孔芯棒;模架包括下模板、上模板和导柱;定位座位于下模板上,包括底板、横向定位板和纵向定位柱,横向定位板和纵向定位柱均设置在底板表面;横向定位板设有两块,分别在电气配线槽的两侧,且两块横向定位板的距离与电气配线槽的宽度相匹配。
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电气配线槽打孔治具,无法对打孔设备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影响电气配线槽孔径的位置,尤其是条状配线槽,同时缺少有效的定位机构对待打孔设备进行固定和平移,难以实现自动打孔。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电气配线槽打孔治具,具有能够对打孔设备的水平位置和垂直位置进行调节,有效确定配线槽孔径的位置,同时装置结构较简单,便于夹持,便于操作,能够通过外部控制装置带动机械传动结构实现自动打孔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电气配线槽打孔治具,包括底座、立梁、龙门梁、打孔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立梁呈对称设置于底座两侧,所述龙门梁设置于立梁顶部,且所述立梁端部分别与底座及龙门梁焊接;所述龙门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对称的第一限位轴承,所述第一限位轴承侧面设有第二限位轴承;所述立梁顶部位置开设有嵌入槽,且所述嵌入槽内设有直齿轮,所述直齿轮内圈嵌入固定设置有传动杆,且所述传动杆端部分别嵌入设置于嵌入槽和第一限位轴承内,并使传动杆保持转动;所述传动杆顶端位置嵌套连接在锥齿轮组的水平侧,所述第二限位轴承内侧嵌入设置有摇柄,且所述摇柄与第二限位轴承保持相对转动,并连接在锥齿轮组的垂直侧;所述打孔机构由十字梁架、PLC控制器、直线马达、交流电机、齿轮条和托架构成,所述直线马达对称设置于十字梁架底部两侧,且所述直线马达的丝杆底端连接有托架;所述交流电机设置于托架中心位置,所述齿轮条呈水平连接于十字梁架两侧端,所述PLC控制器安装于十字梁架内;所述直线马达和交流电机的控制端均与PLC控制器耦接;
所述定位机构由钻台、滑道和滑台构成,且所述滑道焊接于底座表面,且所述滑台与滑道保持滑动,所述钻台通过螺栓连接于滑台的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钻台两侧边缘位置设有若干个对称设置的夹具,通过这些夹具能够将配线槽进行夹紧,该夹具为多个设置且利用弹簧的弹性势能将条状配线槽夹紧,同时依次抬起夹具可便于配线槽取下,不仅如此,滑台与滑道之间能够进行滑动并通过蝶阀固定,从而达到调节打孔位置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交流电机的电机轴底端通过夹头连接有钻头,通过设置的钻头能够通过夹头方便拆装,同时通过PLC控制器将其与外部控制系统连接,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直线马达和交流电机的控制端,并通过时间继电器使直线马达丝杆进行伸缩,带动托架上下运动,与此同时,交流电机带动钻头转动,实现自动打孔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云海,未经田云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6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用AGM隔板定位穿孔结构
- 下一篇:卧式工程胎刺孔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