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端盖入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4564.1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06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曹雷亮;刘志伟;孙洁;王亚超;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13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盖 外壳固定结构 电池外壳 压头 上表面 下压 锂离子电池用 本实用新型 上表面齐平 盖板本体 入壳装置 竖直设置 支撑架 底座 向下挤压 向下移动 预压结构 挤压端 内固定 下表面 电芯 返工 电池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端盖入壳装置,包括支撑架、底座、端盖下压结构及外壳固定结构,端盖下压结构一端安装在支撑架上,外壳固定结构安装在底座上,外壳固定结构内放置有竖直设置的电池预压结构,外壳固定结构内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所述电池外壳;端盖下压结构的压头位于端盖的正上方,压头上下移动,压头下表面与端盖上表面分离或接触,当压头向下移动时,压头带动端盖向下挤压至端盖的盖板本体上表面与电池外壳上表面齐平。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设有端盖下压结构及外壳固定结构,外壳固定结构将电池外壳进行固定,将压头与端盖上表面接触,挤压端盖至盖板本体上表面与电池外壳上表面齐平,使电芯完全插入电池外壳内,返工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相关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端盖入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广泛推广,作为新能源的锂离子电池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在锂离子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安装有端盖的电芯插入电池外壳内,一般采用自动化设备进行入壳工序,但是在入壳工序中,会有入壳不良的现象,需人工进行返工。
目前人工返工用到的返工设备操作较繁琐、电池报废率较高,不利于锂离子电池生产工序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端盖入壳装置,以解决返工操作较繁琐、电池报废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端盖入壳装置,包括支撑架、底座、端盖下压结构及外壳固定结构,所述端盖下压结构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外壳固定结构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外壳固定结构内放置有竖直设置的电池预压结构,所述电池预压结构包括电池外壳、电芯及端盖,所述端盖安装在所述电芯的上表面上,所述电芯下部插入所述电池外壳内,所述外壳固定结构内固定有竖直设置的所述电池外壳;
所述端盖下压结构的压头位于所述端盖的正上方,所述压头上下移动,所述压头下表面与所述端盖上表面分离或接触,当所述压头向下移动时,所述压头带动所述端盖向下挤压至所述端盖的盖板本体上表面与所述电池外壳上表面齐平。由于设有端盖下压结构及外壳固定结构,外壳固定结构将电池外壳进行固定,通过端盖下压结构的上下移动,将压头与端盖上表面接触,并挤压端盖至端盖的盖板本体上表面与电池外壳上表面齐平,使电芯完全插入电池外壳内,返工操作简单,且电池报废率较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下压结构还包括快速夹结构一、压板、导向块及两个夹持块,所述压板安装在所述快速夹结构一的下端,所述压板下表面上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所述导向块及所述压头,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安装在所述导向块的长度方向两端,所述夹持块上设有竖直方向的卡槽,两个所述夹持块上的卡槽相向设置,所述卡槽的宽度与所述端盖的宽度对应设置,在所述压头的带动下,所述端盖在两个所述卡槽之间的空隙中向下移动。由于设有两个夹持块,端盖在两个卡槽之间的空隙中向下移动,对端盖的移动轨迹进行限位,防止端盖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保证入壳过程的顺利进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端盖下压结构还包括直线滑轨、两个从动块及两个凸轮轴承随动器,所述直线滑轨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导向块上设有两个导向槽,两个所述导向槽相对设置,所述导向槽包括连通的竖直槽及斜槽,所述斜槽位于所述竖直槽的下端,且所述斜槽的下端向所述导向块对应的长度方向端部延伸,所述凸轮轴承随动器一端穿过所述导向槽后与所述从动块的一端连接,所述从动块远离所述导向块的一端与所述夹持块的侧面一连接,所述夹持块的侧面一通过滑块安装在所述直线滑轨上。由于设有导向槽、从动块及直线滑轨,当导向块向下移动时,凸轮轴承随动器在导向槽内滑动,带动夹持块在直线滑轨上向直线滑轨中心方向水平移动,从而缩短两个夹持块与端盖两端的距离,进一步对端盖的移动轨迹进行限位,避免端盖与电池外壳发生干涉造成损伤,减少电池的报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槽与所述竖直槽之间的夹角为135~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力信(江苏)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45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电池扫码装置
- 下一篇:电芯整圆设备及其控制气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