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吉他用强锥拔起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41605.1 | 申请日: | 2018-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0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歌乐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3/12 | 分类号: | G10D3/12;G10D1/08;B25F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黄***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壳 卡杆 固定帽 固弦 转轴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 弹簧 主杆 把手 穿过 开关闭合 咬合凹槽 主体底端 硅胶层 配套的 限位件 壳合 扭动 位件 咬合 卡住 转动 损伤 | ||
一种吉他用强锥拔起器,包括主体,主体内穿有主杆,主杆的顶端设有把手,把手下方设有转轴,且转轴设在主体内,转轴下方设有限位件,限位件下方设有弹簧,弹簧下方设有固定帽,固定帽下方设有卡杆,卡杆下方连接有主壳,主壳上设有咬合凹槽,主壳内设有硅胶层,主壳和辅助壳配合使用,且内部咬合有固弦钉,主壳和辅助壳底部设有穿过孔A;主体底端设有穿过孔B;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主壳和辅助壳合在一起配套的卡住固弦钉,通过主杆带动卡杆、主壳和辅助壳来转动固弦钉,以实现回扭动的拔,降低了对琴桥和琴面的损伤,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固定帽和卡杆的设置,可以快速的开关闭合,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吉他起锥器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吉他用强锥拔起器。
背景技术
吉他是一种吉他固弦锥起锥器弹拨乐器,通常有六条弦,形状与提琴相似。吉他在流行音乐、摇滚音乐、蓝调、民歌、佛朗明哥中,常被视为主要乐器,在古典音乐的领域里,吉他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型式演出,在室内乐和管弦乐中,吉他也扮演着相当程度的陪衬角色。古典吉他又与小提琴、钢琴并列为世界著名三大乐器。目前生产加工吉他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但是对于成型吉他之后辅助工具方面,仍然的存在着不足。在吉他换弦的时候会使用吉他固弦锥的起锥器,将固弦锥从吉他琴码上撬起。现目前市面上很难买到吉他专用的起锥器,都是使用一个小的扳手作为起锥器,其结构是由手柄和带U形缺口的撬起部组成,使用时,将U形缺口对准并插设在吉他固弦锥的珠形头部的下方,然后向下摁压手柄,将吉他固弦锥从吉他琴码上撬起。但是这种起锥方式会在琴码上留下压痕,非常容易将吉他的琴码撬坏,有时还会造成吉他固弦锥的破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吉他用强锥拔起器,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内穿有主杆,所述的主杆的顶端设有把手,所述的把手下方设有转轴,且所述的转轴设在主体内,所述的转轴下方设有限位件,所述的限位件下方设有弹簧,所述的弹簧下方设有固定帽,所述的固定帽下方设有卡杆,所述的卡杆下方连接有主壳,所述的主壳上设有咬合凹槽,所述的主壳内设有硅胶层,所述的主壳和辅助壳配合使用,且内部咬合有固弦钉,所述的主壳和辅助壳底部设有穿过孔A;所述的主体底端设有穿过孔B。
所述的固定帽顶端设有限位件。
所述的转轴内圈的内壁上设有滑道,所述的滑道和主杆上的滑块配套使用。
所述的主壳上设有的咬合凹槽内设有胶圈。
所述的卡杆为半圆形杆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出了一种结构紧凑的一种吉他用强锥拔起器,通过设置的主壳和辅助壳合在一起配套的卡住固弦钉,通过主杆带动卡杆、主壳和辅助壳来转动固弦钉,以实现回扭动的拔,降低了对琴桥和琴面的损伤,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固定帽和卡杆的设置,可以快速的开关闭合,提高工作效率;本使用新型结构简单,构思巧妙,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一种吉他用强锥拔起器,包括主体12,所述的主体12内穿有主杆9,所述的主杆9的顶端设有把手7,所述的把手7下方设有转轴1,且所述的转轴1设在主体12内,所述的转轴1下方设有限位件2,所述的限位件2下方设有弹簧10,所述的弹簧10下方设有固定帽16,所述的固定帽16下方设有卡杆11,所述的卡杆11下方连接有主壳13,所述的主壳13上设有咬合凹槽4,所述的主壳13内设有硅胶层5,所述的主壳13和辅助壳3配合使用,且内部咬合有固弦钉15,所述的主壳13和辅助壳3底部设有穿过孔A6;所述的主体12底端设有穿过孔B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歌乐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歌乐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41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吉他音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变调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