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9005.1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6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周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睿 |
主分类号: | F24F11/63 | 分类号: | F24F11/63;F24F11/64;F24F13/28;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朱浩 |
地址: | 400042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空调 红外热像仪 控制器控制 室内 红外温度探测器 探测 触发开关 空调开关 本实用新型 电磁波检测 空调组件 控制模块 睡眠状态 温度调节 综合指数 控制器 发热体 发热源 检测 触发 预设 判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空调,包括依顺次相连接的红外温度探测器、触发开关、红外热像仪、第一控制器和空调开关;红外温度探测器探测室内温度,当探测的室内温度高于预设值时,触发开关触发红外热像仪开启工作;红外热像仪通过检测到的发热源进行综合指数判定出人员等发热体数量。当探测到室内有人员时,第一控制器控制打开空调开关,智能空调工作。智能空调工作时,第一控制器控制电磁波检测控制模块对室内人员处于运动或睡眠状态进行检测,并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空调组件进行温度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是一种常用的生活电器,目前的空调一般采用手持遥控进行开关控制和不同模式的控制,智能化程度不够。并且,长期在空调室内待着的人无法及时知晓室外的天气变化,有时室外已经降温或下雨了,室内的人仍然将开着空调,不利于节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空调,能根据室内温度和室内是否有人,以及人员所处的状态进行智能调节。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智能空调,包括依顺次相连接的红外温度探测器、触发开关、红外热像仪、第一控制器和空调开关;红外温度探测器探测室内温度,当探测的室内温度高于预设值时,触发开关触发红外热像仪开启工作;第一控制器还与电磁波检测控制模块相连接;电磁波检测控制模块包括依顺次连接的电磁波驱动单元、电磁波收发单元、信号转换单元和控制驱动单元。
进一步的,还包括室外主机,室外主机上设置有室外温度探测器,室外温度探测器与第二控制器相连接,第二控制器上还连接有信号发射器,信号发射器将探测的室外温度传输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上连接有信号接收器和语音播放器。
进一步的,室外主机上还设置有雨水传感器,雨水传感器与第二控制器相连接,雨水传感器探测室外是否下雨,第二控制器将下雨信号传输至第一控制器。
进一步的,第一控制器上还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用于对室内进行录像。
进一步的,第一控制器上还连接有通信模块,通信模块与手机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空调出风口,空调出风口处设置有活性炭过滤层。
进一步的,还包括负离子浓度传感器和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浓度传感器、第二控制器和负离子发生器依顺次相连接。
进一步的,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所述空调出风口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一种智能空调,包括依顺次相连接的红外温度探测器、触发开关、红外热像仪、第一控制器和空调开关;红外温度探测器探测室内温度,当探测的室内温度高于预设值时,触发开关触发红外热像仪开启工作;红外热像仪通过检测到的发热源进行综合指数判定出人员等发热体数量。当探测到室内有人员时,第一控制器控制打开空调开关,智能空调工作。智能空调工作时,第一控制器控制电磁波检测控制模块对室内人员处于运动或睡眠状态进行检测,并通过第一控制器控制空调组件进行温度调节。
2.一种智能空调,还包括室外主机,室外主机上设置有室外温度探测器和雨水传感器,室外温度探测器和雨水传感器分别与第二控制器相连接,第二控制器上还连接有信号发射器,信号发射器将探测的室外温度,以及是否下雨的信号传输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上连接有信号接收器和语音播放器。室外温度温度下降到预设值,或者室外下雨时,第一控制器控制语音播放器进行语音提示,提醒室内人员室外的环境状态,以及时关闭空调,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睿,未经周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9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