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管式油水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30406.0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8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洪浮强;洪温流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浮强;洪温流 |
主分类号: | B01D17/02 | 分类号: | B01D17/02;B01D17/03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国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6 | 代理人: | 陈永辉 |
地址: | 3623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头 第二腔体 油芯 直管 锥管 本实用新型 油水分离器 第一腔体 通道内壁 混合液 管式 生产成本低 安装方便 管状结构 径向运动 密封配合 切向入口 向上运动 中心轴线 水分离 中空的 浮力 排出 下沿 旋流 油水 体内 环保 应用 联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管式油水分离器,它包括管头、油芯、锥管以及直管;所述管头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且该管头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油芯固定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通道内并与通道内壁密封配合,位于第二腔体通道内壁开设有一切向入口,所述直管设于管头底部、且与第二腔体相连通;混合液由切向入口进入锥管后形成旋流并产生离合力,混合液中密度大的水在离合力的作用下沿锥管径向运动、并向下由直管排出;密度小的油则沿中心轴线向上运动,并经油芯流至管头的第一腔体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利用油水密度不同,通过浮力及离心力联合作用下将油和水分离,且使用安装方便,环保实用,生产成本低,适合大量推广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心分离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管式油水分离器。
背景技术
现在油品生产及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水混合液,这些油水混合液经收集处理后,收取到的油含水量高,回收的油品质低,并且,这些油水混合液需要经过复杂繁琐的处理,才能得以回收。国内一直没有一种简单、有效地处理方法,这些油水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会对环境造成很大危害,形成水源污染等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生态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克服上述问题发生的新型管式油水分离器,它不仅可以简单、有效地分离出油水,而且分离出回收后的油干净、清澈透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管式油水分离器,它包括管头、油芯、锥管以及直管;所述管头为中空的管状结构、且该管头内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油芯固定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通道内并与通道内壁密封配合,位于第二腔体通道内壁开设有一切向入口,所述直管设于管头底部、且与第二腔体相连通;混合液由切向入口进入锥管后形成旋流并产生离合力,混合液中密度大的水在离合力的作用下沿锥管径向运动、并向下由直管排出;密度小的油则沿中心轴线向上运动,并经油芯流至管头的第一腔体内。
上述结构中,所述管头上端设有收油口,所述收油口与第一腔体相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通道内壁上设有安装凸台;所述油芯为筒状结构且中心开设有排油孔,所述油芯安装于所述安装凸台内并与安装凸台密封配合,从锥管分离出的油可由油芯的排油孔流至管头的第一腔体内。
上述结构中,所述直管底部尾管,所述尾管与直管相连通且尾管底部开设有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采用旋流离合的原理,使废弃的油水混合液能够经过油水分离器将油分离出来,再进行循环利用,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且,该油水分离器采用小单位旋流直管,可根据实际需要(处理量要求大小)进行组合装配于罐体内达到调整处理量的实际需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利用油水密度不同,通过浮力及离心力联合作用下将油和水分离,且使用安装方便,环保实用,生产成本低,适合大量推广及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管的切向入口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管头1、油芯2、锥管3、直管4、尾管5、第一腔体10、第二腔体11、安装凸台12、切向入口13、排油孔2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浮强;洪温流,未经洪浮强;洪温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304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油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溶剂除水纯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