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湿润微棱镜及3D显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29128.7 | 申请日: | 2018-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18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飞;陆小松;张涛;蒲天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6/00 | 分类号: | G02B26/00;G02B2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唐维虎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湿润 微棱镜 非极性流体层 极性流体层 透明底板 电源控制 分层设置 互不相溶 界面形状 自由切换 腔体 围合 电源 应用 | ||
1.一种电湿润微棱镜,其特征在于,应用于3D显示器,所述电湿润微棱镜包括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一面板相对的第二面板、连接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的第三面板、与所述第三面板相对且连接所述第一面板与所述第二面板的第四面板、透明底板、极性流体层和非极性流体层;
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第四面板及透明底板围合形成一腔体;所述极性流体层和非极性流体层分层设置于所述腔体中,所述极性流体层与所述非极性流体层互不相溶;
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及第四面板上分别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控制所述极性流体层和非极性流体层的界面形状以实现2D/3D的影像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湿润微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流体层的折射率与所述非极性流体层的折射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湿润微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流体层的密度与所述非极性流体层的密度差值小于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湿润微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性流体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非极性流体层的折射率,所述极性流体层设置于所述非极性流体层的底部;或者,
所述极性流体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非极性流体层的折射率,所述极性流体层设置于所述非极性流体层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湿润微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湿润微棱镜还包括导电透明面板,所述导电透明面板设置于所述腔体的顶部,与所述透明底板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湿润微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湿润微棱镜还包括透明盖板,所述透明盖板设置于所述导电透明面板远离所述腔体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湿润微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湿润微棱镜还包括光阻,所述光阻设置于所述腔体的内部,与所述腔体的内壁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湿润微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湿润微棱镜还包括电极,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光阻远离所述腔体的内壁的一侧,与所述电源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湿润微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湿润微棱镜还包括疏水性介电层,所述疏水性介电层设置于所述电极远离所述光阻的一侧。
10.一种3D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湿润微棱镜及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靠近所述电湿润微棱镜透明底板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电湿润微棱镜的焦点处;
多个所述电湿润微棱镜平铺设置,多个所述发光单元用于向多个平铺设置的电湿润微棱镜发出平行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视睿迪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91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型放大镜
- 下一篇:一种自动控制光学延时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