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线式疏散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8092.0 | 申请日: | 2018-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34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辉;李雪峰;宋桂峰;杨建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14 | 分类号: | E21D9/14;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吴小灿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疏散通道 防火门 上行隧道 下行隧道 横向水平线 折线式 侧壁 逃生 折线式结构 连接线 恐惧心理 依次连接 竖向 平行 疏散 消解 | ||
一种折线式疏散通道,能够使被困逃生人员在逃生过程中产生的恐惧心理得到消解,从而有效提高疏散效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段疏散通道、第二段疏散通道和第三段疏散通道,所述第一段疏散通道和第三段疏散通道呈相互平行的两条横向水平线,所述第二段疏散通道呈所述两条横向水平线的竖向连接线,所述第一段疏散通道、第二段疏散通道和第三段疏散通道依次连接成折线式结构,所述第一段疏散通道通过第一防火门连接第一幅上行隧道,所述第一防火门开设在所述第一幅上行隧道的上行隧道侧壁上,所述第三段疏散通道通过第二防火门连接第二幅下行隧道,所述第二防火门开设在所述第二幅下行隧道的下行隧道侧壁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隧道中的疏散通道工程技术,特别是一种折线式疏散通道,通过将现有的单一直线式疏散通道改变为分段的折线式结构,能够使得因位于其两端的第一幅上行隧道和第二幅下行隧道之间的高程差过大而造成被困逃生人员在逃生过程中产生的恐惧心理得到消解,从而有效提高疏散效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区域道路交通量持续增加,现有公路交通设施往往因原有设计等级较低而无法满足交通量需求,因此,对既有公路进行改扩建已势在必行,而通过增减半幅路基对原有公路进行升级是公路改扩建的重要形式。本发明人发现,受限于地形条件,增减半幅公路隧道与既有公路隧道在空间方位上往往出现距离远或高差大,使得如按照《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T D70-2010)中相关要求对双幅隧道进行横向人行通道布设时,极易导致横向疏散通道出现大纵坡(15~30%)和长度大(200~300m),从而造成被困人员逃生过程中产生恐惧心理,影响疏散效率。本发明人认为,如果将现有的单一直线式疏散通道改变为分段的折线式结构,则能够将原来贯穿整个长度的大纵坡变成较为平缓的小坡度,或者只出现一些零星的长度较小的大纵坡,可有效地提高隧道发生火灾后被困人员的疏散效率。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一种折线式疏散通道,通过将现有的单一直线式疏散通道改变为分段的折线式结构,能够使得因位于其两端的第一幅上行隧道和第二幅下行隧道之间的高程差过大而造成被困逃生人员在逃生过程中产生的恐惧心理得到消解,从而有效提高疏散效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折线式疏散通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段疏散通道、第二段疏散通道和第三段疏散通道,所述第一段疏散通道和第三段疏散通道呈相互平行的两条横向水平线,所述第二段疏散通道呈所述两条横向水平线的竖向连接线,所述第一段疏散通道、第二段疏散通道和第三段疏散通道依次连接成折线式结构,所述第一段疏散通道通过第一防火门连接第一幅上行隧道,所述第一防火门开设在所述第一幅上行隧道的上行隧道侧壁上,所述第三段疏散通道通过第二防火门连接第二幅下行隧道,所述第二防火门开设在所述第二幅下行隧道的下行隧道侧壁上。
所述第一段疏散通道、第二段疏散通道和第三段疏散通道均为上坡结构或者均为下坡结构。
所述第一段疏散通道的长度和第三段疏散通道的长度均不短于所述第二段疏散通道的长度。
所述第二段疏散通道的路面设为踏步台阶,所述第二段疏散通道的边墙设置有扶手。
所述第二段疏散通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疏散通道相接形成第一钝角,所述第二段疏散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段疏散通道相接形成第二钝角。
所述第一钝角=所述第二钝角。
所述第一防火门和所述第二防火门均为甲级防火门,所述第一段疏散通道、第二段疏散通道和第三段疏散通道均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和所述甲级防火门分别连接自动开闭装置。
所述第一段疏散通道、第二段疏散通道和第三段疏散通道均设置有紧急电话洞室,所述紧急电话洞室内安装有电话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809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刀盘面耐磨板
- 下一篇:一种轨道工程盾构隧道混凝土管片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