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过张拉预应力筋而成的轻质集成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4593.1 | 申请日: | 2018-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0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尹卫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材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质 张拉预应力筋 小板 张拉 本实用新型 轻质板材 预应力筋 保温隔音效果 钢筋混凝土 生产成本低 防水防渗 连接节点 轻质高强 外力挤压 轻质墙 外饰面 外露 耗材 小块 预制 融合 保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过张拉预应力筋而成的轻质集成墙,包括轻质小板、张拉孔、预应力筋,所述的轻质小板由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轻质小板的两端各开有张拉孔,张拉孔内设有预应力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张拉预应力筋,使得轻质板材之间受到外力挤压,渗透融合成整体,使得小块、标准的轻质墙连接成形状多变、连接可靠的集成墙,同时性能可靠,生产成本低,解决了常见轻质板材防水防渗差、连接节点需外露、外饰面单一的弱点,同时保留了轻质高强的特点,自重轻、耗材少、保温隔音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属于通过张拉预应力筋而成的轻质集成墙。
背景技术
目前的建筑物仍然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尤其是墙体,一般都采用砖混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砖混结构的墙体首先将砖块通过混凝土等砌筑起来,然后在墙上抹水泥砂浆和涂料,这种施工方式工序多,施工工期较长,而工程结束后拆除会形成大量建筑垃圾,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传统的砌筑施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增加了工作量。而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墙的制作工艺为先预埋钢筋,而后浇筑混凝土。由此可见,现有的建筑墙体一般都需要现场浇筑,现场施工,原材料浪费严重,建筑垃圾多,费工费时,速度慢,能耗高,质量不可控,不能实现标准化、工厂化生产,且不符合国家的环保节能政策。
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也出现了部分性能优越的新型建材,如多气孔混凝土成型板材,这种板材通常在工厂标准化生产,然后到施工现场安装。虽然这种成型板材实现了流水线生产,但是其安装过程仍然较为麻烦,板材之间的缝隙需要粘结牢固,并且在连接处的端部需要填充发泡剂或聚合物砂浆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张拉预应力筋而成的轻质集成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过张拉预应力筋而成的轻质集成墙,包括轻质小板、张拉孔、预应力筋,所述的轻质小板由钢筋混凝土预制而成,轻质小板的两端各开有张拉孔,张拉孔内设有预应力筋。
作为优选,所述的轻质小板可根据现场施工要求进行整形处理。
作为优选,所述的张拉孔两端设有沉孔一与沉孔二。
作为优选,所述的预应力筋两端设有固定端锚头与挤压头,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沉孔一与固定端锚头配合安装,沉孔二与挤压头配合安装,挤压头的挤压端与沉孔一配合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的预应力筋为钢筋、钢丝。
作为优选,所述的轻质小板的外表面进行防水处理、铺贴饰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将若干块含预留张拉孔的轻质板材贴近放置成所需形状尺寸,并将包含有固定端锚固头的预应力筋穿过张拉孔,然后在预应力筋的另一端套接张拉端锚板挤压头,之后再张拉预应力筋,使得轻质板材之间受到外力挤压,渗透融合成整体,使得小块、标准的轻质墙连接成形状多变、连接可靠的集成墙,同时性能可靠,生产成本低,解决了常见轻质板材防水防渗差、连接节点需外露、外饰面单一的弱点,同时保留了轻质高强的特点,自重轻、耗材少、保温隔音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材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材智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45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现场开槽的预制轻质保温墙板
- 下一篇:一种可标准化的复合整体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