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试管控水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21033.0 | 申请日: | 2018-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20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何淼;纪文跃;刘筱玮;李洪瑶;李梦雨;杨娇娇;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9/10 | 分类号: | F26B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管 承台 控水架 新型试管 控水 硬质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 防腐不锈钢 中心支撑柱 侧向支撑 方形把手 防滑胶条 科研实验 快速干燥 实验效率 试管支架 支座组成 银白色 镂空 残留液 集水槽 排水口 送风机 轻便 灵活 移动 污染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试管控水架,它包括控水承台和中央试管承台,所述控水承台为银白色防腐不锈钢材质,呈长方形,由2个镂空试管支架、2个方形把手,2条集水槽,2个排水口,4个支座组成,所述中央试管承台为蓝色硬质塑料材质,由32根侧向支撑柱,16根中心支撑柱,1条防滑胶条和1台送风机组成。与传统试管控水架相比,上述方案能快速干燥试管,提高实验效率,并小巧轻便,移动灵活,可有效集约利用实验室空间,同时对试管内残留液的收集,减少了对实验室的污染,此装置运用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科研实验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试管控水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科研事业的飞速发展,试管日益成为科学实验中一种高应用率的耗材之一,并且现有的试管多数为玻璃材质,清洗后的控水干燥工作就变得十分繁锁,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试管的损坏,因此试管控水架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多数实验室现有的试管控水架存在体积庞大,移动不变,空间利用率低,干燥速度慢等问题,从而降低了实验效率。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这些问题对现有的试管控水架进行完善与改进,提出一种新型试管控水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的试管控水架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新型试管控水架,减少试管在控水干燥过程中的损耗,以及对实验室空间的浪费,同时加快试管干燥的速度,从而达到提高实验效率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试管控水架,它包括控水承台和中央试管承台,所述控水承台为银白色防腐不锈钢材质,呈长方形,由2个镂空试管支架、2个方形把手,2条集水槽,2个排水口,4个支座组成,所述中央试管承台为蓝色硬质塑料材质,由32根侧向支撑柱,16根中心支撑柱,1条三角形防滑胶条和1台送风机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试管支架顶部粘贴有扇形防滑胶条,所述方形把手表面有橡胶防滑条纹,设置在所述控水承台的2条短边上,每侧1个,所述集水槽布设在所述中央试管承台的两侧,在其中一端设有所述排水口,所述4个支座为橡胶材质,布设在所述控水承台的4个边角处;
进一步的,所述侧向支撑柱中部为空心的通风道,布设在所述中央试管承台的两侧,并与所述中央试管承台呈115°夹角,每侧各布设16根,所述中心支撑柱中部为空心的通风道,布设在中央试管承台的顶部,所述中央试管承台顶部的一侧布设一条三角形防滑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试管承台中部为空心方形腔体,设有所述送风机,所述送风机吹出的风通过所述侧向支撑柱和所述中心支撑柱中部空心的通风道吹向试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小巧轻便,移动灵活,其所述的一种新型试管控水架,减少试管在控水干燥过程中的损耗,以及对实验室空间的浪费和污染,同时加快试管干燥的速度,提高了实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面图;
图中:100为控水承台;101为镂空试管支架;102为方形把手;103为集水槽;104为排水口;105为支座;106为扇形防滑胶条;200为中央试管承台;201为侧向支撑柱;202为中心支撑柱;203为三角形防滑胶条;204为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210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