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锭脱模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15948.0 | 申请日: | 2018-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7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 发明(设计)人: | 辛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金聚铝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7/12 | 分类号: | B22D7/12;B22D2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15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装置 敲打装置 驱动装置 电路 驱动杆 壳体 脱模 本实用新型 脱模机 两组 铝锭 电源连接 机架底座 机架顶部 铝锭模具 生产效率 敲打 对称 电源 替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铝锭脱模机,包括机架、敲打装置、驱动杆、驱动装置、两组减震装置、脱模壳体和电源;所述机架顶部连接敲打装置,机架上设置驱动装置,敲打装置与驱动装置之间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下方设有脱模壳体,脱模壳体底部两侧设有两组对称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与机架底座连接,其中右侧减震装置上设有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第一电路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二电路与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敲打装置可以替代人工对铝锭模具进行敲打,节省大量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锭脱模机。
背景技术
铝锭模具是生产铝锭的重要部件之一,铸造完成后,需要人工敲打铝锭模具取出产品,这样子太浪费劳动力,而且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敲打人员才能完成工作,造成生产成本过高,降低生产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替代人工敲打的铝锭脱模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铝锭脱模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锭脱模机,包括机架、敲打装置、驱动杆、驱动装置、两组减震装置、脱模壳体和电源;所述机架顶部连接敲打装置,机架上设置驱动装置,敲打装置与驱动装置之间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下方设有脱模壳体,脱模壳体底部两侧设有两组对称的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与机架底座连接,其中右侧减震装置上设有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第一电路与驱动装置连接,第二电路与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敲打装置包括敲筒,敲筒与机架连接,敲筒侧壁上开设筒孔,敲筒里套设有敲头,敲头上连接敲柱,敲柱与筒孔配合滑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与机架连接,电机上连接转盘,转盘上连接转柱;所述电机与第一电路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一端与机架铰接,驱动杆上开设有第一驱动孔和第二驱动孔,第一驱动孔与敲柱配合滑动,第二驱动孔与转柱配合滑动。电机工作时,电机上的转柱带动驱动杆转动进而带动敲头在敲筒内做上下往复运动。
优选的,所述脱模壳体上开设有模具孔,脱模壳体上开设有两个对称的限位槽,脱模壳体两侧均匀分布至少四个插孔。模具孔用于放置模具且放置模具的时候将模具倒扣在模具孔上,也就是模具口那一面放置到下方,限位槽用于限定模具的位置,防止模具从模具孔上脱落。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套筒,套筒与机架底部连接,套筒内插设有滑块,滑块底部连接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与套筒底部连接,滑块顶部连接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一端与第一触头连接,第一触头与脱模壳体连接;所述套筒底部连接两根滑杆,两根滑杆穿过滑块与之配合滑动,两根滑杆与脱模壳体上的插孔配合滑动。所述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比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大。当模具孔上放置模具时,由于第一弹簧的弹性系数比第二弹簧的弹性系数大,第一触头先向下滑动并与滑块触碰,敲头对模具敲打时,第一弹簧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当模具里的铝锭被敲落时,由于空模具比较轻,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恢复到原来位置。
所述右侧减震装置上的两根滑杆上连接第二触头和第三触头;所述第二触头与第一电路连接,第三触头与第二电路连接。当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和第三触头触碰时,第一触头、第二触头、第三触头、第一电路、第二电路、电机、电源形成一个闭合回路,电机开始工作;当第一触头与第二触头和第三触头分离时,电机停止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敲打装置可以替代人工对铝锭模具进行敲打,节省大量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视图;
图2为脱模壳体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金聚铝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金聚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59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