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热解气为载热体的热解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14923.9 | 申请日: | 2018-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5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 发明(设计)人: | 马晓建;李洪亮;郭江涛;王根灿;蒋清丽;韦丽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凯山生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44 |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田小伍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解气 冷却器 热风炉 载热体 本实用新型 气水分离器 热解反应器 热解装置 冷却介质出口 冷却介质进口 气体净化系统 农林废弃物 循环气出口 惰性气体 高温气体 节能效果 气体出口 气体进口 燃料使用 生活垃圾 市政污泥 依次相连 除尘器 冷凝器 混入 可用 热解 橡胶 塑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利用热解气为载热体的热解装置,包括分别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热解反应器、除尘器、冷却器、气体净化系统、冷凝器、气水分离器和热风炉,冷却器的冷却介质出口接入热风炉,热风炉的气体出口接入热解反应器的气体进口,气水分离器的循环气出口接入冷却器的冷却介质进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稳定,采用热解气作为载热体,热解气中无惰性气体混入,作为燃料使用时热值高,高温气体的热量充分利用,节能效果明显。可用于生活垃圾、市政污泥、农林废弃物、橡胶、塑料、煤的热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有机废弃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热解气为载热体的热解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和环境是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以来,工业化程度日益提高,生产规模和能源消耗量直线上升,造成全球性的能源紧张,大规模的生产与消耗产生大量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严重危害地球环境。
因此,需要对废弃物进行治理。热解是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热解法是将废弃物中的有机成分在无氧或缺氧的情况下加热,使废弃物分解为燃气、焦油和半焦的化学过程。热解法具有以下优点:(1)减容量大、占地面积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实现对污泥的减量化处理;其热解反应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排气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小;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被固化于固体半焦中,性质稳定,可降低下一步处理时,对环境的二次污染。(2)热解所需的热量可来自热解可燃气体的燃烧,降低运行费用。(3)热解产物性质稳定,便于保存和运输,容易综合利用。
热解反应为吸热反应,也即为反应提供热源。根据不同的加热法,将热解分为直接加热法和间接加热法。
直接加热法:热解反应需要的热量来源于被热解物料分解产生的热解气。热解气燃烧,产生高温气体,高温气体作为载热体,进入热解反应器,提供热解需要的热量。当热解气燃烧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时,补充其它燃料,与热解气共同燃烧。这种方法的设备简单,可采用高温,不仅处理量大,而且产气率高。其不足在于,利用热解气作为载热体对被热解物料加热,热解气燃烧或热解气与补充燃料共同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用空气作为氧化剂时空气中的氮气等惰性气体混在热解气当中,稀释了热解气,使其热值下降。
间接加热法:将被热解物料与直接供热介质在热解反应器中分离开的一种热解方法。其主要优点在于,产品的品质较高,完全可当成燃气直接燃烧利用。其不足在于,结构复杂,且由于固体物料的热传导效率较差,需要加大间接加热的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热解气为载热体的热解装置。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热解气为载热体的热解装置,包括分别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热解反应器、除尘器、冷却器、气体净化系统、冷凝器、气水分离器和热风炉,冷却器的冷却介质出口接入热风炉,热风炉的气体出口接入热解反应器的气体进口,气水分离器的循环气出口接入冷却器的冷却介质进口。
还包括加料机和出料机,加料机的物料出口接入热解反应器的物料进口,热解反应器的物料出口接入出料机的物料进口,出料机的物料出口还连接有闭风器;气水分离器的循环气出口与冷却器的冷却介质进口之间的管道上设有风机。
热风炉内安装有过热器,冷却器的冷却介质出口接入过热器的进口,过热器的气体出口接入热解反应器的气体进口。
热解反应器为直立圆筒形容器,其上部设有平盖封头或凸形封头,其下部呈锥形。
出料机为水冷式出料机;热解反应器上安装有搅拌器。
出料机包括筒状壳体、安装于筒状壳体内的螺旋输送机,筒状壳体外套设有水冷夹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凯山生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凯山生化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4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