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暗码的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3649.3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00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学杰;柯绍云;周建涛;何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诗冠印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遮盖 固定设置 定位部 展示部 暗码 遮住 标签 修复 标签技术 设置方式 条形码 标签本 二维码 固定的 被盗 印刷 印制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暗码的标签,包括用于固定的的定位部和展示部,展示部包括固定设置在定位部上的用于印刷的承印部和覆盖在承印部远离定位部一面的遮盖部,遮盖部遮住承印部上的印刷体,遮盖部上固定设置有防撕部,防撕部远离遮盖部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承印部上,且防撕部损坏后不可修复,二维码或条形码可作为印刷体,有承印部供印刷体印制,并由遮盖部将印刷体遮住,摒弃明码的设置方式,并由破坏后不可修复的防撕部将遮盖部和承印部连接,当有人想盗刷印刷体,需要将防撕部破坏才能将遮盖部与承印部分离,如此便可区分被盗刷的标签,减少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暗码的标签。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扫码技术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与大数据平台的发展,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许多食品或日用品生产商家也开始将目光投注于通过大数据平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在产品签上设置二维码或条形码进行抽奖、积分和优惠等活动,已经作为一种新潮的吸引消费者的手段得到了快速普及。
在标签上设置的二维码或条形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明码,直接印刷在标签的正面,这种方式容易造成盗刷以及伪造,不仅给商家的促销活动带来混乱也会对商家名誉造成损失,另一种是现在多采用二维码暗码,通过打印在标签的背面想来达到隐藏二维码防止盗刷以及伪造的目的,但是有些人会将标签撕下一部分后扫描其背后的二维码,再将标签黏上,使商家和消费不能在短时间知道二维码已被盗刷而造成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暗码的标签,其具有能轻易区分并发现盗刷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暗码的标签,包括用于固定的定位部和展示部,所述展示部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部上的用于印刷的承印部和覆盖在所述承印部远离所述定位部一面的遮盖部,所述遮盖部遮住所述承印部上的印刷体;
所述遮盖部上固定设置有防撕部,所述防撕部远离所述遮盖部的一侧固定设置在所述承印部上,且所述防撕部损坏后不可修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二维码或条形码可作为印刷体,由承印部供印刷体印制,并由遮盖部将印刷体遮住,摒弃明码的设置方式,并由破坏后不可修复的防撕部将遮盖部和承印部连接,当有人想盗刷印刷体,需要将防撕部破坏才能将遮盖部与承印部分离,如此便可区分被盗刷的标签,减少损失。
进一步的,所述遮盖部上固定连接有揭开部,所述承印部上开设防撕槽,所述揭开部设置在所述防撕槽内,所述防撕部固定设置在所述揭开部和所述承印部的相接边缘处,所述遮盖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撕部连接的蚂蚁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只有先将防撕部破坏,再沿蚂蚁线将遮盖部撕下,才能将印刷部漏出,相对于先有的标签设置方法,需要更多的操作和时间,不利于盗刷者的操作,给发现并阻止盗刷者提供了时间。
进一步的,所述揭开部远离所述定位部的一面与所述防撕槽的槽口边缘平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防撕部的设置,减少防撕部被意外损伤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防撕部采用丝网油墨制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丝网油墨易于喷涂,破裂后难以复原,容易被肉眼发现。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部包括基层和固定在所述基层上的不干胶层,所述承印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层远离所述不干胶层的一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干胶层便于使用,易于粘黏。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周缘设置有多个圆弧导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润的圆弧导角边缘有利于减少标签编本体边缘受摩擦卷起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诗冠印刷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诗冠印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36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静电吸附的标签
- 下一篇:一种不易刮落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