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3305.2 | 申请日: | 2018-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835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赵静;刘祥宏;朱仁元;任俊杰;尹立红;王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乾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8 | 代理人: | 余光军;杨惠 |
地址: | 1000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外壳 浮岛 复合植物 生态景观 主管 本实用新型 浮岛框 上网 网格 人工浮岛植物 闭合 草本花卉 间隔设置 人工浮岛 生态效益 水体景观 栽培方式 植物类型 种植方式 扦插苗 种植槽 种植区 底面 顶面 框体 扦插 移栽 灌木 栽植 播种 镶嵌 景观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包括浮岛框体、栽植框、上网格和下网格;其中,浮岛框体由主管和泡沫外壳组成,主管为闭合的四边形管道,主管镶嵌在泡沫外壳中,主管的顶部突出于泡沫外壳,主管顶部间隔设置多个种植槽,作为小型扦插苗的种植区;在泡沫外壳组成的整个框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上网格和下网格。本实用新型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装置大大提高了人工浮岛植物的选择种类与栽培方式,从草本花卉到小型乔灌木多种植物类型均可供选择,可以采用播种、扦插、移栽等多种种植方式,解决了现有浮岛植物存在的类型单一、结构简单、缺乏景观层次等问题,丰富了水体景观效果,显著提高了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主要用于风景区、公园、居民小区等大小水域作为人造景观,美化环境,属于植物生态景观浮岛领域。
背景技术
伴随经济快速增长和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水资源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风景区、公园、居民小区等大小水域多为封闭水体,流动性差,自净能力有限,各种生态工程逐渐兴起。人工浮岛通过植物根系与水体进行充分接触,在植物的不断生长过程中,通过植物吸收以及微生物的吸收、降解作用达到水体净化的目的。同时人工浮岛大大丰富了水体景观,突破了水面绿化的传统形式,是兼具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一项新型绿化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近些年得到广泛应用。
植物是人工浮岛的主体是净化水质和形成浮岛景观的重要要素,由于浮岛自身工程特性,导致目前浮岛植物选择类型单一,多为草本水生植物,群落丰富性和稳定性不足,影响了植物的净化功能和景观效果,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引进小型乔灌木,解决目前浮岛植物配置单一的问题,采用多种种植形式,丰富植物类型,提高浮岛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包括浮岛框体、栽植框、上网格和下网格;其中,浮岛框体由主管和泡沫外壳组成,主管为闭合的四边形管道,主管镶嵌在泡沫外壳中,主管的顶部突出于泡沫外壳,主管顶部间隔设置多个种植槽,作为小型扦插苗的种植区;在所述的泡沫外壳组成的整个框体的顶面和底面分别设有上网格和下网格。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的种植槽内填充轻型生物基质或放置营养钵。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的下网格上间隔设置多个高于泡沫外壳高度的栽植框,该上网格设在该泡沫外壳的顶端与栽植框的外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栽植框内填充生物基质。所述的栽植框高度高于上网格5-15cm,所述栽植框的形状为柱形或方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的上网格与下网格之间填充轻型基质,形成20-40cm厚度的基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上网格和下网格采用塑料或经过防腐处理的镀PVC金属丝;网格孔为方形或圆形,孔径1-3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主管为闭合的四边形管道,外径20-40cm,内径15-35cm,材料采用PVC管;所述的泡沫外壳的高度为20-4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又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的下网格的四角设有挂环。
本实用新型复合植物生态景观浮岛的主要优点包括:
本实用新型装置提高了人工浮岛植物的选择种类与栽培方式,可以采用播种、扦插、移栽等多种种植方式,覆盖了草本花卉到小型乔灌木多种植物类型,解决了现有浮岛植物存在的类型单一、结构简单、缺乏景观层次等问题,丰富了水体景观效果,同时对于提高人工浮岛的生态效益也具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乾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乾景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3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景观水池
- 下一篇:一种节能变频人工湿地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