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梯度信号滤波器和梯度信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10103.2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2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董微明;鲍伟鸽;贺增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48 | 分类号: | G01R33/48;G01R3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度信号 低通滤波器 前向通路 谐振器 后向 磁共振成像设备 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 磁共振成像 射频频率 谐振频率 输入端 传递 返回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梯度信号滤波器和梯度信号装置。该梯度信号滤波器具有传递梯度信号(GS)的前向通路(11)和供所述梯度信号返回的后向通路(12),其中,在所述前向通路(11)设置有串联连接的多个低通滤波器(111),且在紧邻所述梯度信号输入该前向通路的输入端(IN1)的一个所述低通滤波器设置有一谐振器(112);在所述后向通路(12)设置有串联连接的多个低通滤波器(121),且在紧邻所述梯度信号输入该后向通路的输入端的至少一个所述低通滤波器(121)设置有一谐振器(122),且所述谐振器的谐振频率设定为与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用于进行磁共振成像时的射频频率相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梯度信号滤波器和梯度信号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磁共振成像设备中的梯度信号滤波器是传统的π型低通滤波器,例如现有的 9级的梯度信号滤波器中,为了承载高电压和高电流,必须将铜线的横截面积设置得比较高,从而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由此导致梯度信号滤波器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此外,还需要比较大的设置空间以保证滤波器的散热。因此,现有的梯度信号滤波器的装配和维护都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的梯度信号滤波器和梯度信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梯度信号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传递梯度信号的前向通路和供所述梯度信号返回的后向通路,其中,在所述前向通路11设置有串联连接的多个第一低通滤波器,且在紧邻所述梯度信号输入该前向通路的输入端IN1的一个所述第一低通滤波器设置有一谐振器;在所述后向通路设置有串联连接的多个第二低通滤波器,且在紧邻所述梯度信号输入该后向通路的输入端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低通滤波器设置有一谐振器,且所述谐振器的谐振频率设定为与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用于进行磁共振成像的拉莫频率相同。
在上述梯度信号滤波器中,优选所述第一、第二低通滤波器构成为在一个电感线圈的两端分别与接地端之间连接一个第一电容器。
在上述梯度信号滤波器中,优选所述谐振器构成为在所述电感线圈两端之间与该电感线圈并联连接一个第二电容器。
在上述梯度信号滤波器中,优选所述谐振器构成为在所述电感线圈两端之间与该电感线圈并联连接一个第二电容器和一个电阻,且所述第二电容器与所述电阻串联连接。
在上述梯度信号滤波器中,优选所述射频频率为与所述磁共振成像设备的主磁场强度相关的拉莫频率。
在上述梯度信号滤波器中,优选所述梯度信号滤波器为5级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磁共振系统的梯度信号装置,其在梯度信号发生装置与梯度线圈之间设置有上述梯度信号滤波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梯度信号滤波器,能够以较小的体积例如只需要5级就能够对梯度信号进行滤波并滤除掉高频部分的信号,从而减小了梯度信号滤波器的体积和重量,便于进行操作。此外,在梯度信号滤波器中,通过设置谐振器能够进一步提高高频衰减性能,尤其是磁共振成像时会对梯度信号造成干扰的射频信号的拉莫频率。进而,通过与该第二电容器串联设置一个电阻器能够降低谐振的Q值,并能够提高谐振频率的带宽,从而能够提高高频衰减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清楚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第一实施例涉及的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梯度信号滤波器的结构图。
图2是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用于磁共振成像设备的梯度信号滤波器的结构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10 梯度信号滤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101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