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透镜光线折射角度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507441.0 | 申请日: | 2018-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3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史韡朝;梁英爽;徐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G01M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吴月琴 |
地址: | 114015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置平台 光线折射 光学透镜 底板 角度测量装置 支撑板 侧板 套筒 安装槽 上表面 丝杆 本实用新型 表面开设 测量装置 套筒安装 旋转操作 锥形齿轮 放置槽 连接槽 连接杆 滚珠 测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透镜光线折射角度测量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放置平台和侧板,所述底板的右端安装有丝杆,且丝杆的外侧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且安装槽设置在支撑板的内部,所述套筒通过滚珠与支撑板相互连接,且套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放置平台设置在支撑板的左侧,且第一放置平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侧板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且侧板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该光学透镜光线折射角度测量装置,操作人员通过手动对连接杆的旋转操作,使该测量装置上的第一放置平台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方便对放置到第二放置平台上的光学透镜进行光线折射角度的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透镜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学透镜光线折射角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线折射角度测量装置是一种用于对光学透镜的折射率进行检测的设备,便于检测光学透镜的生产是否合格。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测量装置,在对光学透镜在进行光线折射角度时,无法对光学透镜的位置进行调整,不能够准确的了解到光学透镜在液体中的深度,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测量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透镜光线折射角度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测量装置,在对光学透镜在进行光线折射角度时,无法对光学透镜的位置进行调整,不能够准确的了解到光学透镜在液体中的深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学透镜光线折射角度测量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放置平台和侧板,所述底板的右端安装有丝杆,且丝杆的外侧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且安装槽设置在支撑板的内部,所述套筒通过滚珠与支撑板相互连接,且套筒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相互连接,且第二锥形齿轮位于安装槽的内部,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右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穿过安装槽和支撑板,所述第一放置平台设置在支撑板的左侧,且第一放置平台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侧板设置在底板的上表面,且侧板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并且连接槽与支撑板相互连接,所述侧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且顶板与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轴,并且固定轴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放置平台。
优选的,所述丝杆与底板为一体化结构,且丝杆与套筒为螺纹连接,并且套筒通过滚珠与支撑板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槽与侧板构成滑动结构,且支撑板的厚度大于第一放置平台的厚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支撑板构成旋转结构,且连接杆为“T”字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直径大于第二放置平台的直径,且放置槽的纵向中心线与第二放置平台的纵向中心线相互对齐。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个数设置有两个,且2个侧板关于底板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光学透镜光线折射角度测量装置,
1、操作人员通过手动对连接杆的旋转操作,使该测量装置上的第一放置平台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方便对放置到第二放置平台上的光学透镜进行光线折射角度的测量;
2、固定轴的表面设置有刻度表,使工作人员在对该测量装置进行操作时,准确的了解到光学透镜在液体中的深度,从而有利于使工作人员根据测量需求对光学透镜在液体中的深度进行调整;
3、固定轴固定安装在第二放置平台的边缘,从而有利于使工作人员将光学透镜摆放在第二放置平台的中心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对光学透镜进行折射率的测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74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