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膜压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1507180.2 | 申请日: | 2018-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4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杨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环友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C43/58;B29L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 代理人: | 张喜安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压延 导向辊 导向机构 滑动机构 升降机构 移动机构 放料辊 弹簧 转轴 薄膜 保护壳 压延 褶皱 调节方便 角度位置 快速调节 一步加工 轴心对称 纵向位置 电动机 横轴线 收料辊 撕裂 压辊 | ||
一种薄膜压延装置,涉及薄膜压延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保护壳、放料辊、导向辊、压辊、收料辊、升降机构、滑动机构、移动机构以及导向机构,所述保护壳内设有放料辊,放料辊的一侧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连接于滑动机构,滑动机构连接于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连接于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电动机C、转轴以及弹簧,转轴上以转轴的横轴线为轴心对称设有两个弹簧的一端,两个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不同的导向辊上;该薄膜压延装置够对导向辊进行快速调节纵向位置、水平位置以及角度位置,防止薄膜处于过紧或者过松的状态,杜绝薄膜出现撕裂或褶皱的发生,使经过压延后的薄膜能够直接进行下一步加工或使用,导向辊调节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压延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薄膜压延装置。
背景技术
压延机(calender)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辊筒,按一定形式排列,在一定温度下,将橡胶或塑料压制展延成一定厚度和表面形状的胶片,并可对纤维帘帆布或钢丝帘布进行挂胶的机械。压延机按照辊筒数目可分为两辊、三辊、四辊和五辊压延机等;按照辊筒的排列方式又可分为“L”型、“T”型、“F”型、“Z”型和“S”型等。现今的薄膜在加工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其进行压延,随即需要使用到特定的薄膜压延设备。
现今的薄膜压延设备在对薄膜进行压延的过程中,第一,容易出现薄膜处于过紧的状态,进而导致薄膜在压延的过程中,出现过薄甚至撕裂的状况发生,第二,溶于出现薄膜处于过松的状态,进而导致薄膜在压延的过程中,出现缝隙或者褶皱,影响薄膜的下一步加工或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薄膜压延装置,其能够对导向辊进行快速调节纵向位置、水平位置以及角度位置,防止薄膜处于过紧或者过松的状态,杜绝薄膜出现撕裂或褶皱的发生,使经过压延后的薄膜能够直接进行下一步加工或使用,导向辊调节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膜压延装置,包括保护壳、放料辊、导向辊、压辊、收料辊、升降机构、滑动机构、移动机构以及导向机构,所述保护壳内设有放料辊,放料辊的一侧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连接于滑动机构,滑动机构连接于移动机构,移动机构连接于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上导向机构的横轴线为轴心设有两组导向辊,两组导向辊的一侧设有两组以保护壳的横轴线为轴心对称且相互紧贴地安装在机保护壳内的压辊,压辊的一侧设有收料辊,所述导向机构包括电动机C、转轴以及弹簧,所述电动机C的电机轴连接于转轴,转轴上以转轴的横轴线为轴心对称设有两个弹簧的一端,两个弹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不同的导向辊上。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板A、滑轨A、滑轮、电动机A以及联轴器,所述安装板A的顶部连接于保护壳顶部内壁上,安装板A的顶部连接于保护壳底部内壁上,安装板内设有滑轨A,滑轨A上滑动连接有滑轮,滑轮连接于电动机A的电机轴上,电动机A通过联轴器连接于滑动机构上。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安装板B、滑轨B以及滑块,所述安装板B的一端连接于保护壳顶部内壁,安装板B的另一端连接于保护壳底部内壁上,滑轨B安装在滑轨B上,滑轨B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连接有移动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动机B、丝杆以及丝杆滑块,所述电动机B安装在滑块上,电动机B的电机轴连接于丝杆的一端,丝杆的另一端连接于保护壳内的连接板上,丝杆上滑动连接有丝杆滑块,丝杆滑块上安装有电动机C。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薄膜压延装置,其能够对导向辊进行快速调节纵向位置、水平位置以及角度位置,防止薄膜处于过紧或者过松的状态,杜绝薄膜出现撕裂或褶皱的发生,使经过压延后的薄膜能够直接进行下一步加工或使用,导向辊调节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薄膜压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环友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环友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507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