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致变色夹胶节能玻璃、中空玻璃及汽车天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8818.0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9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裴世铀;米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威迪变色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27/12 | 分类号: | C03C27/12;C03C27/06;C03C17/23;C03C17/22;C03C17/06;B60J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娄岳 |
地址: | 23001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胶 电致变色玻璃 背板玻璃 低辐射层 本实用新型 电致变色 节能玻璃 汽车天窗 中空玻璃 室内 半透半反 有效减少 组合玻璃 叠置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夹胶节能玻璃、中空玻璃及汽车天窗,包括叠置的夹胶背板玻璃和电致变色玻璃,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远离夹胶背板玻璃的一面设置有低辐射层,或所述室内夹胶背板玻璃远离电致变色玻璃的一面设置有低辐射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半透半反层和低辐射层的玻璃组合,有效降低电致变色玻璃的表面温度,并有效减少通过组合玻璃进入室内的热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致变色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夹胶节能玻璃,可用于中空玻璃,适用于汽车天窗和建筑天顶。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EC)是指材料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带电离子与材料发生掺杂和去掺杂,导致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进而材料的光学性能在可见光红外吸收区域内发生可逆变化的现象。其宏观的表现为色彩及透明度的变化。利用该性能制备的电致变色玻璃能对太阳光的辐射进行智能调节,可选择性的吸收或反射外界的热辐射,降低建筑物或者交通工具的能耗,并解决日渐严重的光污染和炫目问题。所以电致变色玻璃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和节能意义。
在着色状态,电致变色玻璃具有0.8以上的太阳能直接吸收比,所以在夏季白天,EC玻璃温度可以高达80~90摄氏度。而80~90摄氏度的物体,也会产生比较强烈的热辐射。如果是在汽车天窗直接使用电致变色玻璃,因为距离人的头部较近,热辐射可能会造成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减轻甚至消除电致变色玻璃吸光造成的不适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夹胶节能玻璃,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方案是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其包括叠置的夹胶背板玻璃和电致变色玻璃,所述电致变色玻璃远离夹胶背板玻璃的一面设置有低辐射层。
另一种方案是采用三层玻璃结构,其包括叠置的室外夹胶背板玻璃、电致变色玻璃和室内夹胶背板玻璃,所述夹胶背板玻璃的一面设置有半透半反层或热反射层。
还提供一种中空玻璃,使用了上述电致变色夹胶节能玻璃。
还提供一种汽车天窗,使用了上述的电致变色夹胶节能玻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天窗,使用上述电致变色夹胶节能玻璃。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半透半反层和低辐射层的玻璃组合,有效降低电致变色玻璃的表面温度,并有效减少通过组合玻璃进入室内的热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7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前,对所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解释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名称相同或标号相同的部件代表相似或相同的结构,且仅限于示意的目的。
实施例1
所述电致变色夹胶节能玻璃,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包括叠置的夹胶背板玻璃1和电致变色玻璃2,其中夹胶背板玻璃靠近室外,电致变色玻璃靠近室内,夹胶背板玻璃与电致变色玻璃之间设置有胶片层3,所述电致变色玻璃的电致变色层位于靠近胶片层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电致变色层采用全固态电致变色膜层,着色态可以吸收95%以上的可见光和红外线。所述夹胶背板玻璃和电致变色玻璃均采用平板玻璃或者面玻璃。
所述胶片层3采用EVA、PVB、PU、SGP、PO、杜邦PV系列封装胶片中的任一种胶片,或者采用非胶片形式的液体、膏状、胶状的,且在固化后起到粘结和安全作用的有机硅胶。优选POE和杜邦PV系列封装胶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威迪变色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威迪变色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88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空玻璃
- 下一篇:一种单相双钙钛矿Sr2FeMoO6陶瓷合成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