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扭力梁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7194.0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78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发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张相升 |
地址: | 2017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纵梁 轮毂安装板 后扭力梁 本实用新型 加强板 横梁 汽车 集中应力 连接套筒 安装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包括横梁和连接在所述横梁的端部上的纵梁;在所述纵梁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套筒,在所述纵梁的另一端安装有轮毂安装板;在所述纵梁上靠近所述轮毂安装板的端部上设置有安装孔;在所述纵梁与所述轮毂安装板之间连接有加强板。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汽车后扭力梁,通过在纵梁与轮毂安装板之间连接有加强板,提高了纵梁与轮毂安装板处的连接强度,降低了纵梁与轮毂安装板连接处的集中应力,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底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扭力梁。
背景技术
汽车后扭力梁为是汽车后悬挂类型的一种,是通过一个扭力梁来平衡左右车轮的上下跳动,以减小车辆的摇晃,保持车辆的平稳。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后扭力梁主要包括横梁和设置横梁两侧的纵梁。
在纵梁的一端设置有轮毂安装板,轮毂安装板与纵梁的焊接接头部位形成了一尖角(锐角),在力的传递路径中,该处易形成应力集中现象,在纵梁上还设置有安装孔,削弱了纵梁与轮毂安装板处的连接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其能够提高纵梁与轮毂安装板处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汽车后扭力梁,包括横梁和连接在所述横梁的端部上的纵梁;
在所述纵梁的一端安装有连接套筒,在所述纵梁的另一端安装有轮毂安装板;
在所述纵梁上靠近所述轮毂安装板的端部上设置有安装孔;
在所述纵梁与所述轮毂安装板之间连接有加强板。
加强板焊接在纵梁的端部与轮毂安装板之间,其用于加强纵梁与轮毂安装板连接处的结构强度,提高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包括纵梁外侧部和与所述纵梁外侧部一体成型的纵梁内侧部;
所述加强板包括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
所述第一加强板焊接在所述纵梁外侧部与所述轮毂安装板之间,所述第二加强板焊接在所述纵梁内侧部与所述轮毂安装板之间。如此设置,方便加强板的布置和焊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在所述第二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在对第一加强板焊接时,可以通过定位件插入在第一定位孔中对第一加强板进行定位,方便焊接。在对第二加强板焊接时,可以通过定位件插入在第二定位孔中对第二加强板进行定位,方便焊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一凸起部,在所述第二加强板上设置有第二凸起部。通过在第一加强板上设置第一凸起部,一方面提高了第一加强板的结构强度,还可以在布置第一加强板时方便握持第一凸起部移动第一加强板;通过在第二加强板上设置第二凸起部,一方面提高了第二加强板的结构强度,还可以在布置第二加强板时方便握持第二凸起部移动第二加强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弧形的第一加强板主体、连接在所述第一加强板主体上端的第一加强板上连接端和连接在所述第一加强板主体下端的第一加强板下连接端;
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连接端焊接在所述纵梁外侧部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加强板下连接端焊接在所述纵梁外侧部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一加强板主体焊接在所述纵梁外侧部的弧形外表面上;
所述轮毂安装板与所述纵梁外侧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加强板主体圆滑过渡连接。
将第一加强板设置为弧形,分别与纵梁与轮毂安装板形成满焊,第一加强板主体形成斜支撑,使纵梁与轮毂安装板的接头处平缓过渡,降低原结构在该处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强板上连接端、所述第一加强板主体和所述第一加强板下连接端一体成型,提高了结构强度,延长了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71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架
- 下一篇:高温态稳定杆的限位圈定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