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门式放射性监测与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93218.5 | 申请日: | 2018-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2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曹琴琴;史运锋;郭双茂;于海辉;张庆胜;金川;吴建义;杜菲;郑海东;任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T1/02 | 分类号: | G01T1/02;G01T1/167;G01T1/203;G01T1/38;G01T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10004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器 门式框架 主控板 本实用新型 放射性监测 中子探测器 伽马探测器 报警装置 识别系统 门式 伽马射线 探测 放射性物质 电性连接 电源电性 现场需求 中子射线 可拆卸 电源 放射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门式放射性监测与识别系统,包括门式框架,所述门式框架上设置有伽马探测器、中子探测器、核素识别探测器、报警装置、电源和主控板;所述核素识别探测器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门式框架;所述伽马探测器、中子探测器、核素识别探测器和报警装置均电性连接于主控板;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于主控板。本实用新型可同时监测放射中子射线和伽马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并可进行核素识别,且核素识别探测器可根据现场需求在固定探测和手持探测之间切换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门式放射性监测与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放射性物质能够放射出穿透力很强的放射线,使用不当会造成放射性污染,危害人的健康和安全,防止核材料或其他放射性物质被非法转移,对保证国家和公众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判断被检对象是否携带有放射性物质,主要通过检测放射性物质发射的伽马射线和中子射线来判断。
伽马探测器通常使用塑料闪烁体或碘化钠。塑料闪烁体价格便宜,能谱广、体积可做得比较大,所以对放射性物质的探测灵敏度比较高,但其探测不到全能峰,无法进行核素识别。碘化钠能量分辨率较高,在对所探测的射线进行计数的同时可获得该射线的能谱,通过与放射性元素的标准谱比较,可确定放射性物质的类型,但碘化钠晶体的体积做不大,所以对放射性物质的探测灵敏度比较低。目前的门式设备通常只使用了其中一种探测器,在使用碘化钠探测器的通道式或门式系统中,碘化钠探测器都被固定安装,不可根据现场需求在固定探测和手持探测中随机切换。
目前中子探测器通常采用3He或10BF3气体探测器,需要相对大的区域容纳气态成分,给系统的安装、运输、维护均增加很多问题和成本,特别是3He气体是一种稀缺资源,价格很昂贵,近几年还在一直涨价,而且获得该气体受到很多限制。之后有提出采用6LiI(Eu)闪烁晶体探测中子,但该晶体的体积做不大,常见的最大体积Φ5cm×5cm,探测灵敏度比较低。
因此,设计一款解决上述问题的门式放射性监测与识别系统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门式放射性监测与识别系统,可同时监测放射中子射线和伽马射线的放射性物质,并可进行核素识别,且核素识别探测器可根据现场需求在固定探测和手持探测之间切换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式放射性监测与识别系统,包括门式框架,所述门式框架上设置有伽马探测器、中子探测器、核素识别探测器、报警装置、电源和主控板;所述核素识别探测器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门式框架;所述伽马探测器、中子探测器、核素识别探测器和报警装置均电性连接于主控板;所述电源电性连接于主控板。
进一步地,所述门式框架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梁;所述第一立柱上设置有伽马探测器和中子探测器,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有伽马探测器、中子探测器和核素识别探测器,所述核素识别探测器可拆卸地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横梁均为内部中空结构且相互连通;第一立柱的伽马探测器和中子探测器设于所述第一立柱的内部,第二立柱的伽马探测器、中子探测器和核素识别探测器设于所述第二立柱的内部,所述主控板和电源均设于所述横梁的内部;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相对的一面为入射板,所述第二立柱的入射板上对应核素识别探测器的区域可开合。
再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立柱内设有核素识别探测器安装盒,所述核素识别探测器安装盒具有可开关入射面板,其内部的背面设有防震棉套和卡具,底部设有支撑台。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装置包括蜂鸣器和报警灯条,所述报警灯条设于所述门式框架的进口处和出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北京中盾安民分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93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高精度定位仪
- 下一篇:一种具有摄像功能的地质勘探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