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导热芯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9449.9 | 申请日: | 2018-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5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姜向荣;姜瑞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向荣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徐杨阳;樊晓坤 |
地址: | 4106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热 芯体 上集流室 微通道管 外翅片 导热对流 集流室 热传导 本实用新型 铝合金材质 生产成本低 顶端设置 焊接固定 紧密配合 均匀固定 内部设置 转换效率 底端 量化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导热芯体,包括超导热芯体本体,所述超导热芯体本体的顶端设置有上集流室,所述上集流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充注阀,且上集流室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微通道管,所述微通道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翅片,所述上集流室的内部设置有导热对流介质,所述微通道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下集流室,通过设置上集流室、微通道管、外翅片和下集流室,并将其通过焊接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可以对超导热芯体本体进行量化生产,且为铝合金材质,生产成本低,便于超导热芯体本体的推广使用,超导热芯体本体为整体结构,微通道管与外翅片之间紧密配合,通过设置导热对流介质,起到热传导的作用,提高热传导与转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超导热芯体。
背景技术
超导热芯体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超导热芯体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
目前进行常用的热传导元件一般使用热管,热管不是一个整体完成,不可量化生产成一个整体,而且热管的材质为铜,铜的造价成本高,不利于推广使用;一般热管为圆形结构,二次加工成型的整体结构后紧密性差,热传导与转换率低,热损失大;超导热芯体不能对发热电阻丝进行防护,在使用过程中造成发热电阻丝损坏,影响正常使用;超导热芯体在使用时,会产生晃动,晃动容易导致焊接结构松动,导致超导热芯体损坏,影响超导热芯体的正常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超导热芯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导热芯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导热芯体,包括超导热芯体本体,所述超导热芯体本体的顶端设置有上集流室,所述上集流室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充注阀,且上集流室的底部均匀固定安装有微通道管,所述微通道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翅片,所述上集流室的内部设置有导热对流介质,所述微通道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下集流室,所述下集流室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发热电阻丝,且下集流室的内部靠近发热电阻丝的外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石英管,所述下集流室的内部靠近石英管的外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加热室套管,所述超导热芯体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减震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充注阀为一种铜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集流室与微通道管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且上集流室与微通道管均为铝合金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通道管与外翅片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外翅片为一种铝合金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通道管与下集流室之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下集流室为一种铝合金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减震板,所述第一减震板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内部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减震座的顶部贯穿安装有承压轴,所述承压轴与挡板之间设置有液压油,且承压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减震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上集流室、微通道管、外翅片和下集流室,并将其通过焊接固定,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可以对超导热芯体本体进行量化生产,且为铝合金材质,生产成本低,便于超导热芯体本体的推广使用,超导热芯体本体为整体结构,微通道管与外翅片之间紧密配合,通过设置导热对流介质,起到热传导的作用,提高热传导与转换效率,减少热量损失,起到节约能源的作用,通过设置石英管,对发热电阻丝起到防护作用,避免造成发热电阻丝损坏,延长发热电阻丝的使用寿命,保证发热电阻丝的正常使用,从而保证超导热芯体本体的正常工作,通过设置减震装置11,对超导热芯体本体起到防护作用,避免超导热芯体本体在使用时产生晃动,避免焊接结构松动,保证超导热芯体本体正常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向荣,未经姜向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94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器
- 下一篇:散热装置的中间件及其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