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轴承铜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5389.3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934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石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久润轴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F16C3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83 | 代理人: | 何碧珩 |
地址: | 3156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槽 铜套本体 铜套 润滑油脂 新型轴承 外壁面 槽口 本实用新型 圆管状结构 凹槽两端 槽口底面 导轨磨损 径向设置 平行设置 体内壁面 运动部件 内壁面 圈环形 右侧面 左侧面 连通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轴承铜套结构,包括铜套本体,铜套本体为圆管状结构,铜套本体外壁面右端开设一圈环形槽口,槽口贯穿铜套本体的右侧面,铜套本体的左侧面开设有多个沿着径向设置的凹槽,凹槽两端连通了铜套本体内壁面与外壁面,槽口底面开设有环形的第一油槽,铜套本体的内壁面开设有第三油槽与多个第二油槽,多个第二油槽、第三油槽相互平行设置,第一油槽、第二油槽、第三油槽。有效防止导轨磨损,确保润滑油脂能够顺利进入到铜套内,且保持润滑油脂能够充分与运动部件接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上的零部件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轴承铜套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塑机按照注射装置和锁模装置的排列方式,可分为立式、卧式和立卧复合式。
铜套主要是通过其壁面与运动部件接触,需要起到良好的支承作用,由于其内壁与运动部件频繁接触,极易产生磨损,因此需要在铜套内壁上增添润滑油脂,为了进一步增加润滑油脂的存储量,需要在铜套内壁上设置油槽,而现有普通油槽大多环状布置,其储油量少,影响使用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铜套结构进行优化。
因此如何设计出结构简单,润滑效果佳的铜套结构,便成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思考的方向。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针对前述问题深入探讨,并凭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发展,终于成功的开发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轴承铜套结构》,以改善现有技术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轴承铜套结构,有效防止导轨磨损,确保润滑油脂能够顺利进入到铜套内,且保持润滑油脂能够充分与运动部件接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轴承铜套结构,包括铜套本体,所述的铜套本体为圆管状结构,铜套本体外壁面右端开设一圈环形槽口,槽口贯穿铜套本体的右侧面,所述的铜套本体的左侧面开设有多个沿着径向设置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两端连通了铜套本体内壁面与外壁面,所述的槽口底面开设有环形的第一油槽,所述的铜套本体的内壁面开设有第三油槽与多个第二油槽,多个第二油槽、第三油槽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的第一油槽、第二油槽、第三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三油槽横截面的宽度大于第二油槽横截面的宽度,所述的第三油槽位于第二油槽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铜套本体的内壁面开设有二个第二油槽,两个第二油槽均匀分布在第三油槽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油槽位于槽口的中部且与第三油槽相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铜套本体的左侧面与外壁面之间设置倒角,所述的凹槽穿过整个倒角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的铜套本体左侧面开设有四个沿着径向设置的凹槽,四个凹槽将铜套本体的左侧面均分,两个相邻的凹槽之间夹角为9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久润轴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久润轴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53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机轴承的铜垫结构
- 下一篇:新型注塑机轴承的铜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