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封圈制造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84255.X | 申请日: | 2018-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1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陶先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00 | 分类号: | B29C33/00;B29L31/2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3 | 代理人: | 高正航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圈 上模 制造模具 下模 芯部 顶块 取件 下端 成型 相抵 模具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高度位置 后密封圈 滑动连接 往复滑动 向下运动 固定的 上表面 外周面 朝外 拿取 腔内 伸入 竖直 脱出 伸出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圈制造模具,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密封圈制造模具取件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密封圈制造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相抵靠时两者之间能形成用于密封圈成型的型腔,所述上模内滑动连接有能相对上模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的中模,所述中模的下端伸出上模且该中模的下端外周面具有沿径向朝外延伸的型芯部,所述型芯部的上表面能与上模相抵靠且使该型芯部的外缘伸入所述型腔内,所述中模的正上方设有高度位置固定的顶块,所述顶块能推动该中模相对上模向下运动。本密封圈制造模具在成型后密封圈能跟随中模从下模内脱出,便于操作者拿取密封圈,提高取件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密封圈制造模具。
背景技术
密封圈使用于机械部件在静态条件下防止液体和气体介质的泄露的重要部件,在某些情况下,它还能用做轴向往复运动和低速旋转运动的动态密封元件,根据不同的条件,可分别选择不同的材料与之相适应,其应用较为广泛,为满足密封圈的需求量,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设计出了各种制造密封圈的模具。
申请公布号为CN10333184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O型橡胶圈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所述上、下模板上开设有多个相互配合的环形模腔;所述环形模腔包括切料刃、成型槽;所述切料刃与成型槽之间设有通气槽;所述成型槽两侧分别设有毛边刃。
上述模具能够提高密封圈的成型质量,但在取件时需要人手把密封圈从型腔中撬出,操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密封圈制造模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密封圈的取件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密封圈制造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相抵靠时两者之间能形成用于密封圈成型的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内滑动连接有能相对上模沿竖直方向往复滑动的中模,所述中模的下端伸出上模且该中模的下端外周面具有沿径向朝外延伸的型芯部,所述型芯部的上表面能与上模相抵靠且使该型芯部的外缘伸入所述型腔内,所述中模的正上方设有高度位置固定的顶块,所述顶块能推动该中模相对上模向下运动。
上模和下模之间在抵靠时形成型腔,胶料提前置于上模和下模之间受热后熔融后进入型腔内逐渐冷却完成密封圈成型。通过在上模内连接能上下滑动的中模,在中模的下端部外周面设置型芯部,使型芯部的上表面与上模抵靠时型芯部的外缘能伸入型腔内,让型芯部的外缘参与密封圈的成型,这样当密封圈冷却完成后会套设在型芯部的外缘上,这样在开模时,上模向上运动,中模能够向下带动密封圈伸出,从而便于操作者拿取,中模正上方的顶块能够将偶尔出现卡死的中模强制顶出,使密封圈最终达到一个适合操作者拿取的高度,从而提高取件效率,此外成型而产生的废料也会落在平滑的下模上,便于清理。
在上述的一种密封圈制造模具中,所述上模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中模的径向尺寸,该中模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中模的下端贯穿安装槽的底部,当所述型芯部与上模相抵靠时所述中模的顶部低于所述上模的上表面,所述中模的外周面具有用于限制中模滑动行程的限位部。通过在上模的上表面设置径向尺寸大于中模尺寸的安装槽,并将中模设于安装槽内贯穿安装槽的底部,当中模上的型芯部与上模相抵靠时中模的顶部仍低于上模的上表面,这样中模整体藏于上模内,结构更加紧凑。
在上述的一种密封圈制造模具中,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之间顶靠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中模的外围。通过在中模的外围套设复位弹簧顶靠在限位部与安装槽的底面之间,这样操作者拿取完毕后在上模向下合模时中模能相对上模向上复位滑动,这样在合模前中模便提前复位,保障型腔形状稳定,提高生产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海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842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3D打印的硅溶胶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合模机的合模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