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差套筒调节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5301.X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1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谦;向卫东;刘波;向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滨大阀门有限责任公司;王谦;向卫东 |
主分类号: | F16K47/04 | 分类号: | F16K47/04;F16K1/36;F16K1/00;F16K1/46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06 | 代理人: | 王兴雯 |
地址: | 6183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空间 降压 阀芯 阀座 阀笼 本实用新型 套筒调节阀 阀内件 高压差 阀盖 阀体 阀门密封面 固定连接阀 冲蚀现象 冲刷磨损 多级降压 高速介质 三级降压 套筒结构 重叠布置 密封面 阀杆 流体 内漏 下端 下段 冲刷 噪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差套筒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以及布置在阀体、阀盖内的阀内件,所述阀内件进一步包括阀笼、阀座、阀杆、阀芯,所述阀芯固定连接阀杆的下端;所述阀笼、阀座上、下重叠布置,相对于阀芯呈套筒结构,在阀笼与阀芯上段之间留有介质第一降压缓冲空间,在阀座与阀芯下段之间留有介质第二降压缓冲空间,连同阀座、阀芯下游的介质第三降压缓冲空间,构成三级降压调节阀。本实用新型通过介质第一降压缓冲空间、介质第二降压缓冲空间和介质第三降压缓冲空间实现了多级降压,消除阀门密封面易受到高速介质流体的冲刷,并产生冲蚀现象,避免密封面吹损、产生内漏以及造成冲刷磨损和噪音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压差套筒调节阀。
背景技术
高压差套筒调节阀主要用在高温高压的直行程阀门上,起调节、降压的作用。其内的降压结构直接决定着高压差套筒调节阀的降压效果,目前,传统的高压差套筒调节阀大多数在套筒(阀笼)上开设多个流通孔,介质流过流通孔后在套筒(阀笼)与阀芯之间的缓冲空间中降压缓冲,以实现降低压力的作用。但是,单纯的采用这一种结构进行降压,在高压的环境下,当阀芯在启闭的瞬间,流道面积特别小,介质流速高而压力急剧下降,阀门密封面仍然易受到高速介质流体的冲刷,并产生冲蚀现象,导致密封面吹损,严重的还会造成调节阀关不严,产生内漏,还会造成冲刷磨损和噪音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实现多级降压的高压差套筒调节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差套筒调节阀,包括阀体、阀盖,以及布置在阀体、阀盖内的阀内件,所述阀内件进一步包括阀笼、阀座、阀杆、阀芯,所述阀芯固定连接阀杆的下端;所述阀笼、阀座上、下重叠布置,相对于阀芯呈套筒结构,在阀笼与阀芯上段之间留有介质第一降压缓冲空间,在阀座与阀芯下段之间留有介质第二降压缓冲空间,连同阀座、阀芯下游的介质第三降压缓冲空间,构成三级降压调节阀。
所述阀芯与阀座的配合面是阀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的密封面,该密封面为具有耐磨合金表层的圆柱面,在阀芯圆柱密封面上设有若干周向均布的纵向流量调节槽,该纵向流量调节槽的上端为盲封结构,下端为通口结构。
进一步,所述纵向流量调节槽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纵向流量调节槽的深度由上而下单调加深,纵向流量调节槽的宽度由上而下单调加宽。
进一步,所述纵向流量调节槽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纵向流量调节槽的深度由上而下单调加深,纵向流量调节槽的宽度由上而下保持不变。
进一步,所述阀芯与阀座密封配合面的耐磨合金表层是硬质合金堆焊层。
进一步,所述阀芯与阀座密封配合面的耐磨合金表层是经QPQ硬化处理的圆柱面。
所述阀笼与阀芯上段的配合面设有柔性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柔性密封圈是橡胶密封圈或聚四氟乙烯密封圈。
所述阀芯与阀杆下端采用螺纹连接,连接部设有锁紧螺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很好地实现了多级降压,消除阀门密封面易受到高速介质流体的冲刷,并产生冲蚀现象,避免密封面吹损、产生内漏以及造成冲刷磨损和噪音大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在阀芯圆柱密封面上设有若干周向均布的纵向流量调节槽,更好地控制流量特性成指数级增减以及快速开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阀芯和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设有调节槽的阀芯的仰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滨大阀门有限责任公司;王谦;向卫东,未经四川滨大阀门有限责任公司;王谦;向卫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53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