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沙门氏菌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2511.3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40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1/22 | 分类号: | C12M1/22;C12M1/00;C12R1/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朱昀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皿壁 沙门氏菌 本实用新型 培养装置 竖向设置 标识环 外侧壁 中心柱 皿盖 通孔 隔板 用具技术领域 内螺纹连接 从上到下 顶部中心 盖子打开 环形凹槽 活动插接 生物化学 向上延伸 有效解决 转动设置 培养基 内侧壁 上螺纹 侧壁 辨别 锁定 隔离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化学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沙门氏菌培养装置,包括圆形皿底,皿底的周边向上延伸设置为皿壁,皿底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中心柱,环中心柱的周边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凹槽A,皿壁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凹槽B,凹槽B和凹槽A均竖向设置且位置一一对应,相对的凹槽B和凹槽A内活动插接有隔板;皿壁的外侧壁上从上到下开设有若干环形凹槽C,凹槽C内转动设置有标识环,标识环上螺纹连接有标识柱,标识柱与凹槽C相配合,皿壁的底部设置有皿盖,皿盖的侧壁开设有通孔,通孔内螺纹连接有锁定柱。本实用新型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培养基编号不好辨别、隔离不稳定以及盖子打开和良好固定不能兼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化学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沙门氏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沙门氏菌革兰氏阴性、两端钝圆的短杆菌(比大肠杆菌细),(0.7~1.5μm)×(2~5μm)散在,无荚膜和芽孢,(除鸡白痢沙门氏菌、鸡伤寒沙门氏菌外)都具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大多数具有菌毛,能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或凝集豚鼠红细胞。蛋、家禽和肉类产品是沙门氏菌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感染主要取决于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食用者的身体状况,受威胁最大的是小孩、老年人及免疫缺陷个体。根据国际惯例,要求对易受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进行分类管理,以使大多数食物不含沙门氏菌,从而有效预防沙门氏菌病。
现今实验室多采用普通的培养皿培养沙门氏菌属,即不在培养皿中采用隔离手段,但是由于沙门氏菌属接种一般为人工进行,为了节约培养器具用量,当样本数量很多或样本浓度未知的情况下,常将不同样品或者稀释梯度样品放在同一培养皿中培养,目前多采用在皿底划线以分隔培养皿,但固体培养基依然是一个整体,这样在用涂抹棒或者接种针接种时很容易污染其他区域,为了解决这种现象,中国已公开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布鲁氏菌培养装置”(公开号:CN207294771U),有效避免了相邻区域的污染,节约空间,且空间大小可调,减少工作量和需要的容器数量,但这种方式的编号设置在活动隔板上,不熟悉的人很容易将隔板两侧的编号混淆,而且设置的数字标识板在培养基不是很透明时,为了能够显示数字清楚,则必须限制培养基的高度或培养皿必须具备足够的高度;此外因为各个活动隔板相互之间通过穿接环穿过穿接孔活动连接,所以位置不容易稳定,这样也影响了培养基被平均分割时的稳定;而且培养皿的盖子也并没有设置良好的固定结构,如果设置为牢固扣上,则不方便打开,如果方便打开,则固定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沙门氏菌培养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培养基编号不好辨别、隔离不稳定以及皿盖打开和良好固定不能兼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沙门氏菌培养装置,包括圆形皿底,所述皿底的周边向上延伸设置为皿壁,所述皿底的顶部中心固定连接有竖向设置的中心柱,环所述中心柱的周边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的凹槽A,所述皿壁的内侧壁上开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凹槽B,所述凹槽B和凹槽A均竖向设置且位置一一对应,其顶部均与皿壁的顶部相平齐,其底部均延伸到皿底,相对的凹槽B和凹槽A内活动插接有隔板;所述皿壁的外侧壁上以中心柱的轴心为中心从上到下开设有若干环形凹槽C,所述凹槽C内转动设置有标识环,所述标识环上螺纹连接有标识柱,所述标识柱与凹槽C相配合,所述皿壁的底部设置有皿盖,所述皿盖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螺纹连接有锁定柱。
凹槽B和凹槽A用于固定隔板,隔板的使用数量可选,因隔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插于凹槽A和凹槽B内,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隔板的位置被固定的更加良好,更有利于被隔离的培养基的稳定,不同培养区域内的菌群也被更加有效的分离,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旋转标识环,使得标识柱放置于被隔离好的培养皿区域的中间,标识柱上可设置有编号,将标识柱从标识环上旋入,其插入凹槽C,继续旋入直至标识环相对于皿壁固定即可。根据划定的培养皿区域,调整带有编号的标识柱,可清楚无误的标示划定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25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菌菌丝培养装置
- 下一篇:微生物矿物载体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