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太阳能集热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1595.9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2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黄丙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光谱太阳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10/70;F24S80/70;F24S80/60;F24S70/12;F24S70/225;F24S80/52;F24S40/40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张建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集热管 玻璃罩管 密封座 外玻璃罩管 高效太阳能集热管 本实用新型 空腔内填充保温材料 选择性吸热涂层 保温效果 波浪结构 充满液体 导热介质 空腔结构 两侧外壁 密封连接 内部连通 液体出口 液体进口 真空夹层 热转换 上端 集热 外壁 接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太阳能集热管,它包括外玻璃罩管和内玻璃罩管,所述外玻璃罩管和内玻璃罩管之间为真空夹层,所述内玻璃罩管内设有金属集热管,所述金属集热管两侧外壁为波浪结构,所述金属集热管外壁镀有选择性吸热涂层,所述外玻璃罩管上部、内玻璃罩管上部和金属集热管上端通过密封座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座设有与内玻璃罩管内部连通的液体进口和液体出口,所述密封座上部设有液体总接管,密封座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内填充保温材料,所述金属集热管内充满液体导热介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集热效果和保温效果,提高热转换效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集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太阳能集热管。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由于环保节能的特点,并作为新能源已被世界各领域广泛应用,其中,太阳能热水器是太阳能应用最广的产品类型之一,而太阳能集热管是太阳能热水器最核心的元件,用于吸热并将热量传递给冷水,从而加热冷水,一般的太阳能集热管的工作原理是太阳能透过外玻璃照射到内管外表面吸热体上转换为热能,然后加热内玻璃管内的传热流体,由于夹层之间被抽真空,有效降低了向周围环境散失的热损失,使集热效率得以提高。但现有技术中,集热管的集热效果和保温效果仍不够高效,这导致了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效率较低,所以,需要一种能够将集热效果和保温效果均高效的集热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太阳能集热管,能够提高集热效果和保温效果,提高热转换效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太阳能集热管,它包括外玻璃罩管和内玻璃罩管,所述外玻璃罩管和内玻璃罩管之间为真空夹层,所述内玻璃罩管内设有金属集热管,所述金属集热管两侧外壁为波浪结构,所述金属集热管外壁镀有选择性吸热涂层,所述外玻璃罩管上部、内玻璃罩管上部和金属集热管上端通过密封座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座设有与内玻璃罩管内部连通的液体进口和液体出口,所述密封座上部设有液体总接管,密封座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内填充保温材料,所述金属集热管内充满液体导热介质。
优选地,所述的外玻璃罩管底部设有用于抽取真空的尾管。
优选地,所述的外玻璃罩管和内玻璃罩管之间设有防爆裂圈。
优选地,所述的金属集热管为紫铜材质。
优选地,所述的液体总接管上部设有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的外玻璃罩管和内玻璃罩管均为钢化玻璃。
优选地,所述的外玻璃罩管和内玻璃罩管之间的距离为2-5mm。
优选地,所述的金属集热管底部为半圆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密封座为硅胶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外玻璃罩管和内玻璃罩管之间设置真空夹层,可以降低内玻璃罩管内的温度散失,同时,外玻璃罩管上部、内玻璃罩管上部和金属集热管上端通过密封座密封连接,增加内部密封性,而密封座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内填充保温材料,可以进一步保证内部温度不易散失;在内玻璃管内设置金属集热管,其金属集热管内充满液体导热介质并在其外壁涂有选择性涂层,可以增加吸热效果,而金属集热管两侧外壁为波浪结构,增加水与金属集热管的受热面积,提高集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太阳能集热管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太阳能集热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太阳能集热管的密封座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光谱太阳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光谱太阳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15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