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1116.3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3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邵军;代文华;黄东林;袁高普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06;H01H7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盛德大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3 | 代理人: | 贾振勇 |
地址: | 31531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接线口 本实用新型 断路器组件 视觉导向 收容空间 壳体 接线稳定性 手柄 凸出 接线端子 壳体顶端 所在平面 装配 收容 节约 视野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断路器组件及装配于所述壳体顶端的手柄,所述断路器组件包括接线端子,所述壳体包括具有接线口的基座与盖,所述断路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座与盖并用于标识所述接线口位置的视觉导向部,所述视觉导向部凸出所述接线口所在平面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一方面增加了在安装时对于所述接线口的定位,另外一方面增加了视野范围,安装时不需频繁调整眼睛的位置,节约时间和精力,操作方便,并且还可以保证接线口的接线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也称为自动空气开关,用来接通和分断负载电路,是低压配电网中一种重要的保护电器。断路器具有多种保护功能(过载、短路、欠电压保护等)且具有动作值可调、分断能力高、操作方便、安全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断路器的安装过程中,正常接线视距(电工操作时眼睛与墙面的距离)为350-450mm。相关技术中,断路器在正常接线视距下连接导线时,从正面仅仅能分别由上而下看到第一接线口,或者由下而上看到第二接线口,由此常规断路器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可视角度受限,连接导线时需上下、频繁调整眼睛位置;(2)导线插入断路器上、下接线端子时,电工需上下、频繁移动操作位置才能完成可靠连接,为此接线极不方便且劳动强度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断路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线位置可视化,安装时无需频繁调整眼镜位置的断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断路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断路器组件及装配于所述壳体顶端的手柄,所述断路器组件包括接线端子,所述壳体包括具有接线口的基座与盖,所述断路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基座与盖并用于标识所述接线口位置的视觉导向部,所述视觉导向部凸出所述接线口所在平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视觉导向部呈凸出状,其设于所述接线口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并与所述基座与盖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视觉导向部包括与所述基座与盖固定连接的底壁、与所述底壁相对设置的顶壁及连接所述底壁和所述顶壁的侧壁,所述侧壁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位于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呈断面设置,且所述断面与所述接线口所在平面垂直;所述视觉导向部与所述接线口的外周缘抵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包括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部分及自所述第一部分两端向外延伸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接线口的外周缘抵接且所述第一部分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接线口外周缘形状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呈平面设置,且所述平面相对于所述接线口所在平面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视觉导向部与所述基座与盖一体成型,且所述基座与盖倾斜设置,所述接线口设置于所述基座与盖上。
优选的,所述基座与盖自靠近所述手柄的一端向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倾斜,且所述基座与盖的倾斜角度为0-90°。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通过在接线口处设置视觉导向部,一方面增加了在安装时对于所述接线口的定位,另外一方面增加了视野范围,安装时不需频繁调整眼睛的位置,节约时间和精力,操作方便,并且还可以保证接线口的接线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11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