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多路光收发耦合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70315.2 | 申请日: | 2018-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55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冯坤亮;张弓的;肖飞;王稼湘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嘉东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 光纤阵列组件 透镜阵列 光电转换装置 耦合模块 可调节 发光元件 受光元件 外壳表面 透镜面 多路 收发 光电变换装置 光纤耦合效率 本实用新型 端面光学 光纤阵列 透镜本体 耦合 反射面 平行度 光路 配置 准直 发射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多路光收发耦合模块,包括45度反射面,装配外壳,配置在装配外壳面上的透镜阵列,与透镜阵列相对的光纤阵列组件和光电转换装置,透镜阵列配置在光电转换装置和光纤阵列组件之间的装配外壳两个面上,该光电变换装置上排列多个发光元件,并同时排列多个受光元件,该受光元件用于接收从光纤阵列组件发射的光,该透镜阵列能够将多个发光元件和光纤阵列组成的端面光学性耦合,透镜本体在面向光电转换装置的装配外壳表面上有一组第一透镜面,在光纤阵列组件对应的装配外壳表面上有一组第二透镜面。有益效果:光路的准直精度高,平行度好,耦合模块特征尺寸可调节,光纤耦合效率稳定,便于加工和装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的多路光收发耦合模块。
背景技术
集成光学主要研究集成在一个平面衬底上的光学器件和光电子学系统的理论、技术与应用,是光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集成光学以半导体激光器、光调制器、接收器等光子和光电子元件为核心集成起来,并以具有一定功能的体系为标志,主要是研究和开发光通信、光学信息处理、光子计算机和光传感等所需的多功能、稳定、可靠的光集成体系和混合光电集成体系等。把激光器、调制器、探测器等有源器件集成在同一衬底上,并用光波导、隔离器、耦合器和滤波器等无源器件连接起来构成的微型光学系统称为集成光路,以实现光学系统的薄膜化、微型化和集成化。如果同时与电子器件如场效应晶体管、电阻、电容等集成,则构成混合光电子集成体系。
透镜阵列是由通光孔径及浮雕深度为微米级的透镜组成的阵列,它不仅具有传统透镜的聚焦、成像等基本功能,而且具有单元尺寸小、集成度高的特点,使得它能够完成传统光学元件无法完成的功能,并能构成许多新型的光学系统。
现有的垂直腔面发射体激光器vcsel通常为面发射,出射光束和入射光束存在90度的偏转,常用的办法为使用透镜实现光路偏转,从而使得光信号从激光器通过透镜传输到光纤中,因此,需要一个两端为光接口的光纤阵列与透镜阵列耦合,目前的透镜阵列中传播的光线,是经接受透镜准直的平行光线,故在不同工作需求下调节光纤耦合器的特征尺寸,往往需要重新设计非球面透镜,提高了加工和装配的成本,同时对于不同光纤耦合器特征尺寸,其光纤耦合效率也不稳定,也影响了光线的准直度,降低了装置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多路光收发耦合模块,提供一种光纤耦合效率稳定,可根据不同工作需求进行直接调节以及便于装配的可调节的多路光收发耦合模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同工作需求需要不同规格光电耦合模块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的多路光收发耦合模块,包括45度反射面,装配外壳,配置在装配外壳面上的透镜阵列,与所述透镜阵列相对的光纤阵列组件和光电转换装置,所述透镜阵列配置在光电转换装置和光纤阵列组件之间的装配外壳两个面上,该光电变换装置上排列多个发光元件vcsel,并同时排列多个受光元件PD,该受光元件PD用于接收从光纤阵列组件发射的光,该透镜阵列能够将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和所述光纤阵列组成的端面光学性耦合,所述透镜阵列包括透镜本体,所述透镜本体在面向光电转换装置的装配外壳表面上有一组第二透镜面,在光纤阵列组件对应的装配外壳表面上有一组第一透镜面,且两组透镜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透镜对光纤阵列的输入光线进行准直,准直光束通过45度镜面反射至第二透镜汇聚至受光元件PD,所述光纤阵列出射端面和第一透镜距离为S1,第一透镜到45度反射镜距离为S2,45度反射镜到第二透镜距离为S3,第二透镜到受光元件PD 距离为S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为非球面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其非球面系数完全相同,两透镜为完全相同透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分别配置在装配外壳两个表面上,且均与装配表面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镜与装配外壳底平面夹角为4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嘉东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嘉东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70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火式ST型光纤跳线
- 下一篇:一种带背光监控的光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