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体环境检测用水质取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5676.8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72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萍;王志芳;高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彦萍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33/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凯谦巨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3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样设备 水体环境检测 采集机构 收集瓶 套管 水质 底板 电磁阀门 进水管 地下 本实用新型 外表面螺纹 螺母调节 密封阀门 出水管 连接绳 配重块 支撑腿 中心处 插接 拉绳 内壁 通孔 转轮 井口 调剂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水体环境检测用水质取样设备,涉及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水体环境检测用水质取样设备,包括底板、采集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底板的中心处插接有套管,套管的内壁与采集机构的外表面螺纹连接,采集机构包括收集瓶、进水管、电磁阀门、出水管、密封阀门、连接绳、配重块和第一通孔。该地下水体环境检测用水质取样设备,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以通过调剂螺母调节支撑腿的角度,进而实现不同的井口大小,通过设置电磁阀门,便于控制进水管的收水,配合拉绳上的刻度,可以对不同深度的水进行收取,通过两个转轮的配合,便于采集机构的下降和上升,不用时把套管与收集瓶固定,能有效防止收集瓶的碰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水体环境检测用水质取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水质检测的目的有考察环境质量、研究水质是否合宜或合用、考察水的污染性或受污染的程度、检查水处理过程的效率等。
在地下水环境检测中,需要地下水水样吸取器,现有的地下水体环境检测用水质取样设备大多笨重,不方便移动,在对水质进行取样时,设备使用受限,对不同深度的水质进行取样检测颇为不便,而且每个取样的地方,其井口大小不同,这就给取样造成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水体环境检测用水质取样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下水体环境检测用水质取样设备,包括底板、采集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底板的中心处插接有套管,套管的内壁与采集机构的外表面螺纹连接,采集机构包括收集瓶、进水管、电磁阀门、出水管、密封阀门、连接绳、配重块和第一通孔,收集瓶的材质为PVC,收集瓶顶部的中心处插接有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门,收集瓶底部的中心处插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密封阀门,收集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绳,收集瓶外表面的底部螺纹连接有配重块,配重块的中心处开始有第一通孔,出水管贯穿第一通孔的内部,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夹、调节螺母、支撑腿、延长杆和万向轮,底板底部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固定夹,四个固定夹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螺母,四个固定夹均通过调节螺母活动连接有一个支撑腿,四个支撑腿远离固定夹一侧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一个延长杆,四个延长杆远离支撑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万向轮。
可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四个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顶板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部焊接有滑轮。
可选的,所述顶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轮,第一转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轮的内部套接有拉绳,拉绳上设置有刻度,拉绳远离第一转轮的一端与连接绳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顶板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轮,第二转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可选的,所述第二转轮的内部套接有电线,电线的一端与电磁阀门固定连接,电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固定连接于顶板顶部远离第一转轮的一侧。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水体环境检测用水质取样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彦萍,未经张彦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5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