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状腔体冷却光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4658.8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2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马修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国志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4 | 分类号: | H01S3/04;H01S3/042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梁年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水冷通道 内筒 柱状腔体 冷却水 外筒 本实用新型 光纤 出水通道 冷却光纤 冷却效果 入水通道 螺旋形 上端 冷却 流动距离 倒置 不均匀 螺旋槽 底端 底面 流动 下端 水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状腔体冷却光纤装置,它包括外筒和圆柱形的内筒,所述外筒为柱状腔体,所述外筒设有螺旋槽,所述内筒设有入水通道和螺旋形的水冷通道,所述内筒上端还设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与水冷通道的上端连通,所述内筒的底面设有连通凹槽,所述连通凹槽的一端与入水通道的底端连通,所述连通凹槽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冷通道的下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使冷却水沿着设定的螺旋形的水冷通道自下往上流动,实现对光纤进行冷却,增加了冷却水的流动距离、流动时间和冷却水与热量的接触面积,提高光纤的冷却效果,在装置发生倾斜或倒置时,水道内不会产生气泡,克服冷却不均匀的问题,对光纤的冷却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柱状腔体冷却光纤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激光器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随着光纤激光器功率越来越大,光纤中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高,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光纤进行有效冷却;在光纤较长且光纤盘绕圈数较多时,需对光纤使用柱状盘绕的结构进行固定,这种结构对冷却水道的设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通常采用直接在圆柱热沉内部钻竖直水道的方式,这种结构容易造成冷却水流动与光纤的盘绕方式不对应,导致冷却水与光纤产生的热量接触不匀称,冷却效果不佳,且当冷却装置发生倾斜或倒置时,水道内易产生气泡,导致冷却不均匀,严重影响光纤的冷却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一种柱状腔体冷却光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柱状腔体冷却光纤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为柱状腔体,所述外筒设有用于容纳光纤的螺旋槽;还包括圆柱形的内筒,所述内筒插入所述外筒内,所述内筒设有入水通道和螺旋形的水冷通道,所述内筒上端还设有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与水冷通道的上端连通,所述内筒的底面设有连通凹槽,所述连通凹槽的一端与入水通道的底端连通,所述连通凹槽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冷通道的下端连通。
其中,所述水冷通道设于所述内筒的外圆周壁上,所述内筒的外径与所述外筒的内径相等。
其中,所述螺旋槽设于所述外筒的外圆周壁上。
其中,所述入水通道呈圆柱形并位于所述内筒的中心轴线位置。
其中,所述内筒还包括有端盖,所述端盖位于内筒的上端并与所述外筒的上端密封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水冷通道与光纤盘绕均采用螺旋式,更利于水冷通道与光纤产生的热量接触均匀,使冷却水沿着设定的螺旋形的水冷通道自下往上流动,实现对盘绕在外筒上的光纤进行冷却,相对于竖直状的水冷通道,增加了冷却水的流动距离、流动时间和冷却水与热量的接触面积,利于冷却水吸收更多光纤产生的热量,提高光纤的冷却效果,同时,在装置发生倾斜或倒置时,水道内不会产生气泡,克服冷却不均匀的问题,对光纤的冷却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内筒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外筒;11-螺旋槽;2-内筒;21-入水通道;22-水冷通道;23-出水通道;24-连通凹槽;25-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国志激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国志激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46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