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64054.3 | 申请日: | 2018-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0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唐灼林;张涛;李锦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20 | 分类号: | B41F1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2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机 排风槽 真空吸附装置 真空箱 风机 传输轮 连接管 本实用新型 循环流动 排风口 抽气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印刷机的传输轮下方的真空箱,设置在真空箱上的风机,设置在传输轮上方的排风槽,以及连接风机的排风口与排风槽的连接管;所述排风槽设置有朝下的开口,所述风机从真空箱抽气并通过连接管把空气排入排风槽。该真空吸附装置能够使空气在印刷机中循环流动,减少周围环境的灰尘进入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印刷机的传输轮下方的真空箱,并由风机抽走真空箱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从而将纸板吸附在传送轮上传送。而风机抽取的空气往往是排出室外的,在抽气同时印刷机四周空气会不停地补充到真空箱处,为了纸板能稳定吸附在传送轮上传送,常常会使用大功率风机,大量的空气被抽出,同时周围空气中大量空气补充到真空箱内,气体流动速度快就会将周围环境中的大量灰尘带进印刷机,这些粉尘会粘附在印刷纸板面上从而使油墨无法印刷到纸面上影响印刷效果。
可见,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能够使空气在印刷机中循环流动,减少周围环境的灰尘进入印刷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印刷机的传输轮下方的真空箱,设置在真空箱上的风机,设置在传输轮上方的排风槽,以及连接风机的排风口与排风槽的连接管;所述排风槽设置有朝下的开口,所述风机从真空箱抽气并通过连接管把空气排入排风槽。
所述的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中,所述连接管设置有两根,该两根连接管分别连接排风槽的两端,风机能够把抽取的空气从两根连接管等分排出。
所述的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中,所述风机垂直地设置在真空箱底部的中心,其叶轮伸入真空箱内,叶轮的正上方开设有吸风口,真空箱内沿吸风口的周向设置有两个等分地包围该吸风口的排风口,每个排风口各通过一个排风道连接对应的连接管。
所述的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中,所述排风口为蜗壳状,两个排风口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的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中,所述排风道为沿排风口的切向延伸的直线通道。
所述的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中,所述排风槽为长方体状,其两端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该侧壁形状相似的矩形连接口,所述连接管的出口与该连接口相适应,连接管的出口与该连接口连接。
所述的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中,所述排风槽的开口处设置有均风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在传输轮的上方设置排风槽,排风槽具有朝下的开口,风机抽取的空气通过连接管排入排风槽,空气会从排风槽的开口往下流出,然后又被风机抽取,如此循环,无需印刷机周围的空气补充进来,从而避免气流把周围空气中的大量粉尘带入印刷机中,进而保证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印刷机的真空吸附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640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丝印机
- 下一篇:丝网印刷网间距微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