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8095.1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1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建伟 |
主分类号: | F16L25/00 | 分类号: | F16L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126 山东省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管道 第一管道 给排水管道 密封圈 齿槽 本实用新型 侧表面 固定块 凸块 聚乙烯胶带 齿槽啮合 活动套接 螺纹连接 排水管道 活动杆 胶黏剂 螺纹套 相对端 搭接 放入 螺纹 麻丝 内壁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涉及排水管道领域,该建筑给排水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位于第二管道的左侧,且第二管道活动套接在第一管道的表面,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所述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啮合,所述第二管道的内壁与密封圈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搭接在第一管道的右端,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凸块和固定块。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密封圈、凸块、固定块、螺纹套和活动杆,解决了建筑给排水管道之间大多数通过螺纹连接,管道之间没有完全相连,连接时螺纹之间需要缠绕麻丝或聚乙烯胶带,且放入胶黏剂,使得操作麻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给排水管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使用的人数多,用水高峰时给水量和排水流量大,一旦发生排水管道渗漏事故,影响范围较大,所以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给排水管道设施,保证供排水安全通畅,一旦安装技术措施不到位,管道施工不科学,则造成管网渗漏,影响人们的正常用水及排水。
现有的建筑给排水管道之间大多数通过螺纹连接,管道之间没有完全相连,连接时螺纹之间需要缠绕麻丝或聚乙烯胶带,且放入胶黏剂,使得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解决了建筑给排水管道之间大多数通过螺纹连接,管道之间没有完全相连,连接时螺纹之间需要缠绕麻丝或聚乙烯胶带,且放入胶黏剂,使得操作麻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位于第二管道的左侧,且第二管道活动套接在第一管道的表面,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相对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所述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啮合,所述第二管道的内壁与密封圈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搭接在第一管道的右端,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侧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凸块和固定块,所述凸块和固定块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凸块和两个固定块均分别位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凸块与固定块的相对面搭接,所述凸块和固定块的侧表面均与螺纹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套分别位于第一管道的上方和下方,两个所述凸块和两个固定块的背离面均活动镶嵌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远离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活动杆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管道对应活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活动杆均搭接在第一管道的侧表面,所述第二管道对应活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活动杆均搭接在第二管道的侧表面,所述活动杆的侧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分别与弹簧和活动块的侧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凹槽内壁的一侧和活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管道对应活动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活动块均贯穿凹槽并搭接在第一管道的侧表面,所述第二管道对应活动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活动块均贯穿凹槽并搭接在第二管道的侧表面。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的正剖图呈T形,所述第一管道对应固定轴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固定轴以第一管道的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远离弹簧的一侧为曲面。
优选的,所述凸块和固定块的背离面均为曲面,所述凸块和固定块的俯视截面图的形状呈半圆状。
优选的,所述凸块俯视截面图对应的圆心与固定块俯视截面图对应的圆心位于同一点。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建伟,未经沈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80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