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的可视检测及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7662.1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11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苗启松;徐建伟;苏宇坤;閤东东;周建;周博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周建 |
主分类号: | G01F23/04 | 分类号: | G01F2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10004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灌浆通道 加固装置 可视 套筒 出浆孔 灌浆 钢筋连接 连接钢筋 质量评定 合格线 判定 修补 本实用新型 住宅产业化 安全保障 检测设备 连接部位 设置检测 灌浆料 顶面 内壁 标尺 凝固 贯通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的可视检测及加固装置、及方法,所述可视检测及加固装置,位于两个被连接钢筋连接部位,所述可视检测及加固装置包括灌浆通道、出浆孔和检测仓,所述出浆孔和检测仓均与所述灌浆通道贯通,所述检测仓位于灌浆通道的顶部或中部,所述检测仓包括检测兼修补通道、内置于灌浆通道内的标尺,以及形成于灌浆通道内壁的合格线,所述合格线位于所述被连接钢筋顶面以下,所述检测兼修补通道位于出浆孔之上。本申请通过设置检测仓,利用检测设备,判定灌浆料在凝固后的位置,判定是否满足设定要求,给灌浆套筒提供质量评定标准。能够在工程完工后随时进行质量评定,并对不合格套筒进行加固。可为住宅产业化提供一道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施工中一种套筒连接质量检测和加固装置,特别是一种可视检测及加固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中,钢筋接头处的连接通常采用套筒连接,然后在套筒内灌注浆料使钢筋和套筒粘结为一体,套筒位置作为连接节点,其连接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构件甚至结构的安全性。但由于灌浆后套筒内的情况对于外界施工人员来说属于观测盲区,只能凭经验判断灌浆是否达到设定位置。
目前是通过在施工过程是否通过溢浆孔流出灌浆料进行判断。如果有灌浆料溢出,则认为达到要求,否则未达到,此判断方式非常主观,溢浆孔的灌浆料溢出,只能证明当时灌浆料是达到要求的。但是灌浆料是在为凝固前是可流动液体。不能确定在灌浆料在凝固前是否回流。造成表象满足要求,实际满足与否不能界定的问题,且无法在后期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的可视检测及加固装置,通过在套筒位置设置检测仓,将暗藏在套筒内的观测盲区直观化,从而解决了套筒内质量的检测并可以为后续的采取补救措施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的可视检测及加固装置,其位于两个被连接钢筋连接部位,所述可视检测及加固装置包括灌浆通道、出浆孔和检测仓,所述出浆孔和检测仓均与所述灌浆通道贯通,所述检测仓位于灌浆通道的顶部或中部,所述检测仓包括检测兼修补通道、内置于灌浆通道内的标尺,以及形成于灌浆通道内壁的合格线,所述合格线位于所述被连接钢筋顶面以下,所述检测兼修补通道位于出浆孔之上。
具体地,所述灌浆通道为全灌浆套筒、半灌浆套筒或形成为两个被连接钢筋连接位置上的通道。
优选地,当所述灌浆通道为全灌浆套筒时,还包括至少一对进浆孔道和出浆孔道。
具体地,所述两个被连接钢筋为搭接或者对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兼修补通道内设置有测量设备。
具体地,所述测量设备为红外线探头或微型摄像头。
另一种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的可视检测及加固装置,其位于两个被连接钢筋连接部位,所述可视检测及加固装置包括灌浆通道、进浆孔和检测仓,所述进浆孔和检测仓均与所述灌浆通道贯通,所述检测仓位于灌浆通道的顶部或中部,所述检测仓包括检测兼修补通道、内置于灌浆通道内的标尺,以及形成于灌浆通道内壁的合格线,所述合格线位于所述被连接钢筋顶面以下,所述检测兼修补通道位于进浆孔之上。
具体地,所述灌浆通道为波纹管或螺纹箍筋形成孔道。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的可视检测、加固装置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检测仓,利用检测设备,判定灌浆料在凝固后的位置,判定是否满足设定要求,给灌浆套筒提供质量评定标准。能够在工程完工后随时进行质量评定,并对不合格套筒进行加固。
对不合套筒通过检测兼修补通道将修补材料注入套筒内,对套筒灌浆状态进行修补,使之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周建,未经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周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7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