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设备及其充电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7309.3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4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冰松;余伟铬;唐保明;叶小毅;谭力;占庆仲;严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安屯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3/24 |
代理公司: | 深圳瑞天谨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40 | 代理人: | 王牌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顶针 充电装置 控制装置 电连接 无线通信装置 本实用新型 充电控制板 充电模组 充电设备 容置腔 信息传递过程 不良状况 技术采用 壳体内部 信息传递 移动电源 接触式 可收纳 弹针 壳体 铜顶 充电 通讯 | ||
1.一种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控制装置、用于通讯的无线通信装置以及一个以上的充电装置;
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可收纳移动电源的容置腔,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和所述充电装置电连接,所述充电装置包括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充电控制板和与所述充电控制板电连接的充电顶针,所述充电顶针设置为两根以上且至少用作充电,至少所述充电顶针安装于所述容置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是红外接收装置,其中:
所述充电装置中的充电顶针包括至少一根正极顶针和至少一根负极顶针,所述正极顶针既用于对移动电源充电又用于向移动电源发送所述控制装置下发的指令,所述红外接收装置进而接收由移动电源响应指令而通过其内部的红外发射装置发送的数据;
或者,所述充电装置中的充电顶针包括至少一根正极顶针、至少一根负极顶针以及至少一根通讯顶针,所述通讯顶针用于向移动电源发送所述控制装置下发的指令,所述红外接收装置进而接收由移动电源响应指令而通过其内部的红外发射装置发送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红外接收装置和红外发射装置;
所述红外发射装置向移动电源发送所述控制装置下发的指令,所述红外接收装置进而接收由移动电源响应指令而通过其内部的红外发射装置发送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是WIFI装置、蓝牙装置或者NFC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装置中,所述充电顶针是弹性顶针,所述充电顶针集成于所述充电控制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装置设置为两个以上,不同所述充电装置中的充电顶针安装于构成所述容置腔的壳体的同一侧壁或不同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置腔对应于设置所述充电顶针处装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的、用于感应移动电源的放置位置以供所述控制装置判断移动电源是否放置到指定位置的位置传感器,所述指定位置指移动电源与所述充电顶针紧密接触状态下移动电源所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所述充电装置均安装于所述壳体外部,且所述充电装置中至少所述充电顶针穿过所述壳体的侧壁伸入所述容置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装设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
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集成为一体。
10.一种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由两个以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模组所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安屯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安屯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73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