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高层超低能耗住宅的地道风调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6284.5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5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孟男;唐国安;李相凯;张顼;曹树柏;宋立艳;武字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王灵灵 |
地址: | 10006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气室 地道风 调温系统 高层住宅 风管道 风机 混凝土风管 超低能耗 调温结构 进风口 自然风 住宅 本实用新型 风机作用 建筑能耗 立体循环 室内用户 送风总管 出风口 负压 高层 过热 送风 吸入 连通 楼层 送入 交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高层超低能耗住宅的地道风调温系统,该地道风调温系统包括若干个设置在高层住宅内的室内用户单元、设置在高层住宅内每个楼层的第一风机和设置在住宅外侧的调温结构;调温结构包括进风口、取风管道、设置在高层住宅外的第一集气室与第二集气室以及设置在第一集气室与第二集气室之间的混凝土风管,自然风经第一风机作用通过进风口吸入取风管道,取风管道出风口与第一集气室连通;第一集气室通过混凝土风管将降温后的自然风送入第二集气室;第二集气室一侧设置有送风总管。打开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形成负压送风,使地道风系统里充分进行过热交换的风立体循环起来,达到减少建筑能耗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调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高层超低能耗住宅的地道风调温系统。
背景技术
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通过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采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供暖供冷需求,并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室内环境并能满足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的建筑。
地道风系统充分利用地下土壤进行热交换,是减少超低能耗建筑在进行室内温度调节时所需能耗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国内类似的应用于高层超低能耗住宅项目的地道风系统设计与施工经验较为匮乏。现有的地道风系统存在着设计不合理、利用率低、卫生情况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层超低能耗住宅的地道风调温系统,要解决现阶段高层建筑能耗高、地道风调温系统设计不合理、调温效果不理想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高层超低能耗住宅的地道风调温系统,该地道风调温系统设置在相邻两栋高层住宅1外侧面,该地道风调温系统包括若干个设置在高层住宅1内的室内用户单元、设置在高层住宅1内每个楼层的第一风机和设置在住宅外侧的调温结构;
所述调温结构包括取风管道3、设置取风管道3一端的进风口2、设置在高层住宅1外的第一集气室4与第二集气室6以及设置在第一集气室4与第二集气室6之间的混凝土风管5,自然风经第一风机作用通过进风口2吸入取风管道3,取风管道3出风口与第一集气室4连通;第一集气室4通过混凝土风管5将降温后的自然风送入第二集气室6;
第二集气室6一侧设置有送风总管7,送风总管7上设置有送风支管8,降温后的自然风经送风支管8进入室内用户单元。
进一步,取风管道管径大于混凝土风管管径。
进一步,室内用户单元包括设置在每户的第二风机、出风口和回风口。
进一步,混凝土风管5(埋设在地下)横向成排间隔设置;混凝土风管5纵向成列间隔设置。
进一步,每排混凝土风管5的顶面平齐。
进一步,混凝土风管5设置在管道基础内;管道基础包括混凝土垫层12、设置在混凝土垫层12上的基础层14、延混凝土风管5轴线方向设置的挡土墙13以及填充在挡土墙13与混凝土风管5之间的沙砾15,所述沙砾15顶面与挡土墙13顶面平齐。
进一步,混凝土垫层12厚度为8-15cm;混凝土垫层12采用C15混凝土。
进一步,挡土墙13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
进一步,基础层14厚度为18-22cm;基础层14内设置有钢筋网。采用C25混凝土浇筑。
进一步,第一集气室4包括通风井11和用于收集第一集气室4内冷凝水的集水坑10,通风井11至少有三个并间隔设置在第一集气室4内,通风井11与混凝土风管5连通;集水坑10设置在第一集气室4角部、远离混凝土风管5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62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运输的新型冷风机
- 下一篇:全自动智能节能型控温控湿通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