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槽气门锁夹压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1455747.6 | 申请日: | 2018-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36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谭伟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0 | 分类号: | 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孙彦斌;董云海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装座 内孔 凸块 半圆压片 气门锁夹 压装装置 连接杆 多槽 本实用新型 弹性圈 内螺纹 外螺纹 中心处 沉孔 气门弹簧座 从上至下 工作环节 人工检测 凹面 环槽 内壁 贴紧 通孔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槽气门锁夹压装装置,包括:连接块、压装座、两块半圆压片以及弹性圈。连接块下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通孔、连接杆、凸块及沉孔,连接杆贴紧凸块的外侧设有外螺纹,且沉孔设于凸块的中心处;压装座中心处设有内孔,压装座的内部贴近内孔的外侧设有内螺纹,内螺纹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外螺纹,内孔用以与连接块的凸块相配合,且压装座的内部贴近内孔的下侧设有凹面,压装座的下侧设有气门弹簧座;两块半圆压片设置于压装座的内孔内;弹性圈设置于两块半圆压片的环槽与压装座的内孔的内壁之间。借此,本实用新型的多槽气门锁夹压装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可靠性高,减少了人工检测、补装的工作环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机械设备制造装配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多槽气门锁夹压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装配过程中,缸盖气门锁需要在装配气门弹簧、气门弹簧座后的一个装配工序进行装配,目前随着发动机的排放要求提高,发动机缸盖进、排气杆技术发展为四气门、多槽气门锁夹技术,一台六缸发动机共有24个进、排气门,缸盖气门锁夹压装成了影响生产节拍、质量的瓶颈工序,目前缸盖气门锁夹的压装工艺分为人工装配和自动装配两种,人工装配是人工提前预装好气门弹簧、弹簧座、锁夹后,采用设备的压板压下弹簧座,气门杆的凹槽凸出压板面后再人工在气门杆上涂小量黄油,手动放置锁夹贴合气门杆,松开压板,在弹簧的作用下锁夹自动落入气门杆的凹槽内,锁夹没有固定只是依靠黄油的贴合力粘贴在气门杆的凹槽上,在松开压板的过程中,锁夹经常会脱落,需要再次压装;采用设备自动压装时,人工提前预装好气门弹簧、弹簧座,设备的压装头自动下压弹簧座后,气门杆的凹槽凸出弹簧座的上顶面,设备自动输送锁夹到气门杆上,借助吹风等外力把锁夹贴合气门杆,锁夹的的凸环落入气门杆的凹槽内,设备抬起压装头,锁夹自动落入弹簧座的锥面内,完成了一次锁夹的自动压装,人工压装锁夹装配工艺工作繁琐,锁夹经常会脱落,容易出现错漏装,设备自动压装的可靠性低,一般合格率只有95—98%,需要人工干涉重新压装。
目前发动机缸盖气门锁夹工艺采用设备自动压装,人工提前预装好气门弹簧、弹簧座,气门锁夹预放到振动选料盘内,选料盘自动筛选、输送弹簧锁夹,锁夹通过输送管路从选料盘自动输送到锁夹压装装置内,两块锁夹处于涨开状态,等到锁夹压装装置下压弹簧座到位后,压装装置内的锁夹的凸环与在缸盖气门杆凹槽的对齐,锁夹压装装置通过吹气或弹力将外力将锁夹推贴到气门杆上,锁夹的凸环落入气门杆上的凹槽内,两块锁夹呈闭合状态并保持此状态,压装装置抬起时在气门弹簧力的作用下弹簧座向升回位,锁夹在闭合状态下自动落入弹簧座内,完成一个气门锁夹的压装,气门锁夹压装装置固定在压装设备的压装杆上,锁夹压装装置可在设备的伺服机构的驱动下沿水平面和上、下移动,压装装置移动到相应的气门位置后,重复相同的装配工艺完成压装所有气门锁夹的压装。在气门锁夹输送、压装过程中由于锁夹的差异性影响,锁夹在输送、装配过程中容易产生卡滞落不到位,造成漏装锁夹的情况,设备自动压装的可靠性低,一般合格率只有95—98%,需要增加人工目视检测锁夹是否漏装的把关工作,并人工采用简易压装工装再次补压装所漏装的锁夹,影响生产节拍、质量的瓶颈工序,并且在混线生产多机型发动缸盖时,由于锁夹的型号不同及锁夹选料盘、输送管的不同,压装装置不能兼容多种型号的锁夹,在同一台压装设备上需要同时设计多种选料盘、输送管、压装装置满足不同型号的锁夹的压装。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槽气门锁夹压装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可靠性高,减少了人工检测、补装的工作环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1455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头校平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速度计拆卸的工具